[转载]人寿
(2011-12-18 00:47:41)
标签:
转载 |
分类: 公司分析 |
【注:中国人寿,是中国资本市场上,头号机构。人寿、平安,在牛市时,是超级主力。鸡精,都是陪衬。超级主力重仓股,更是抬升市值的超级主力。】
人寿同平安相比,要简单很多。可以说,这两个公司之间从业务复杂度、战略角度,差别非常大。
人寿的投资结构组成,比较简单。大概权益类投资比例占据20%,债权类投资80%。
人寿重仓的主要品种,都是非常优秀的上市公司。民生、平安、茅台、招商银行、建行、工行、农行、中信证券、中国建筑、中兴,都是人寿重仓。尤其是民生银行,是人寿的上市公司第一重仓股,在这点上,需要肯定人寿的卓越眼光。
人寿的非上市公司股权投资不多,主要就是重仓参与广发银行。人寿的重仓股,主要集中在金融业。保险公司采取的投资组合策略,一般都是把权益类投资重仓位压在金融业上,剩下的大批仓位散落在各行各业的上市流通股,人寿就是比较典型的这种投资策略。
人寿同中国平安的投资方式是截然不同的。中国平安的非上市股权长期投资跨度大,集中在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水务、能源、银行、证券、信托投资等行业上,其中不乏未来潜在的上市公司。人寿,是重仓砸广发这种处于上市前增发的大型金融机构。平安,在走综合金融之路,将旗下金融业融合直接经营。人寿,是通过股权投资参与金融业。其他行业,只是在做上市公司股权投资。平安,在实体产业的介入程度、深度要远超人寿。
表现到上市公司的业绩上,人寿主要受寿险业务发展速度,以及,投资业绩的影响。
保险公司,长期投资股权的净资产收益能力,决定了长期投资价值。虽然,人寿重仓股都是中国优秀的上市公司,但是,20%的平均ROE,就足以是这些企业的天花板了。大量的散落的上市公司股权,长期投资收益能力也有限。因此,市场先生报价牌,就是人寿业绩波动的主要催化剂。
寿险的业绩增速,对人寿来说,特别重要,尤其是在牛市阶段,保费增速、股价上升,同时作用下,会形成戴维斯双击作用。权益类投资集中在上市股,报价因素和保费增速同时发酵会带来好看的业绩表现,抬升股价。因此,人寿的股价会表现出比较大的波动性。
不考虑市场报价因素,人寿的实际长期投资价值,主要取决于保险业务增长能力。权益类投资的长期复合增长能力,是注定有天花板的。特别是在中国保监会限制权益类投资比例的大前提下,人寿的保费增速非常关键。
一个简单的计算办法:
假设,人寿的杠杆率为5倍。
假设,80%的债权类投资收益,这部分投资收益可以覆盖所有的经营成本。
假设,20%的权益类投资收益,决定了人寿的投资净收益。
假设,权益类投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0%。
那么,毛姑姑人寿的净资产收益率,在5倍杠杆下,会有20%的ROE。
那么,决定人寿价值的实际增长能力,就体现在这批假设前提下,保费增长能力了。
如果,你熟悉保险业,就会知道,做到这些假设,有多难。
在债权类投资同权益类投资比例限定前提下,除了放大杠杆率、提升保费增速,别无捷径。
剩下的,就只能靠市场先生的报价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