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异族游食 |
前往离天府50公里外的崇州市,刚进街子古镇,远远看到一辆白色轿车前,一位上年纪的大妈在车头前摆弄铺满了红绿相间的枝叶,以为是在装扮婚车。走近一看,听大妈解释才知道是在晒红姑娘。
晒干了的红姑娘,村民们把它用绳子扎成一小撮一小撮,装在手工编制的竹筐里,久放不坏,又可向过路的游客兜售,5元3扎。
晒过的红姑娘颜色依然娇艳动人,让人爱不释手。
红姑娘学名酸浆、挂金灯、戈力、灯笼草、洛神珠、泡泡草等,北方称为菇蔫儿、姑娘儿。原来这红姑娘是村里人的天然保健清凉饮料原料,煮水后用它来缓解牙痛、咽炎等常见的身体不适。
村民自家上山采摘的天然无污染野生果子,在晾晒前后红姑娘给质朴无华的古镇增添几分妖艳,在古镇上几乎每走三五步即可看到门前挂着一串串,成了街子古镇里的一道亮丽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