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市区走过礐石大桥途径沈海高速公路、河浦大道到达海门全程 25公里左右,约35分钟。
休假日天气好的话,姐弟几个人会开车到海门镇表哥家探亲,蹭海鲜。在四点金的老房子里,光脚踩着红砖地板,感觉很接地气,边喝功夫茶边和表哥表嫂们闲聊家长里短。
逼鱿鱼配功夫茶,神仙的日子啊!
每次到来总会遇到不同的海产品,这次是半干鱿鱼,表哥亲自出海吊回来的鲜鱿鱼,在出海后的瞬间,马上在船上将它们处理后风晒至半干,放入冰箱保鲜。
吃的时候用水打湿,装入保鲜袋里用微波炉叮几分钟,拿出来晾至不烫手后,手撕成细丝,边聊边撕边吃边喝功夫茶,天然鲜的鱿鱼不需额外添加任何调料,不知不觉两三斤本港鱿鱼被我们几个吃完了。
表哥见我们姐弟几个吃鱿鱼吃的津津有味,意犹未尽,又拿出他自己留着下酒用的自晒鱼干来分享,盐都不加的鱼干一上嘴停不下来了,又给他清空了,他推荐要蘸酸梅汁更可口,但个人还是喜欢原味。
每次来,妞最开心就是玩这口井,打水、喝水、玩水,不停歇。这是一口淡水井,无论刮风下雨,潮涨潮落天气多恶劣,井水永远是清甜的。
认字的表哥是渔民里少有的秀才,休渔时自己喜欢DIY些手工艺品,船模型啦,手环啦,及家里的装饰啦。 这是他得意的作品之一。
每个细节做到精益求精。
完全按实际渔船的构造和比例来制作。
错落有致的渔村干净卫生,地上不见一片纸屑,一口痰。
每家门楼都有自己的风格。
原木雕刻的双喜木门。
出海喽!出海喽!跟着表哥的渔船去出海!体验当渔民的乐趣。
功夫茶无处不在,有潮汕人的地方就有功夫茶,来来来在船舱里品上一杯。
沿途看到很多高级渔船。
海螵蛸,墨鱼骨,晒干后是一味中成药,主要功效是收敛止血,涩精止带。
装海鲜的盘,把他们都装满了,会是多少斤呢。
来海门必吃的特色小点心——海门糕仔,用米粉、糖、猪油、葱猪朥做成。
在莲花峰·公园附近的工商所前有一对老夫妇在卖海门鲎粿,材料与酱汁与汕头鲎粿完全不同, 形状相似。它是全大米制成,在温油里浸至表皮酥香。
淋的酱汁是用高汤熬制的迷糊。
一个一块钱,以为没啥吃头,没想味道太诱人了。
一天只有这一车卖完收摊,就靠这一摊养家几十年。
走走停停,吃吃喝喝,秋风送爽的假日,出游不需要攻略,又避开拥堵的景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