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末打算在厨房大炒大闹的,晨起睁开眼睛看到透亮的蓝天,突然动起到全国最佳洗肺地达濠游走的念头。达濠区在汕头市区东南部。北临汕头港与城区相望,东南濒南海。全区地域以达濠岛为主,濠江蜿蜒贯穿全境。
简单吃过早餐后到外马路乘公交车,37路、35路都可以到达濠青云岩,后来看到16路公交车是绕城区线路有直达海产码头站,来车就上,没有规划的行程,单程5元,车程约1小时。慕名以为码头规模很大,其实远看就是一条亲水长廊,下车后看到有提着装有海鲜竹筐的渔民,有提着塑料袋的采购者,熙熙攘攘聚在堤围下的马路边交易。
在海边采购玩的是心跳,满心期待等到的是没有固定结果,要看流水,要看风势,也许丰收满盈,也许一无所获有,庆幸RP好,到码头时正是渔民满载而归时。
船还没靠岸已有人迫不及待地在岸边焦急走动,第一手鲜货高档鱼被截留,鲜鱼刚落地买卖已开展了。

满心欢喜的渔大妈开心数着钱

在岸边被截留后剩下的海鲜,渔民拿到亲水长廊下面的马路边来,大多数卖家在此等候着抢鲜呢!

黄只(雀)鱼,刚上水的佃鱼(豆腐鱼。龙头鱼)晶莹剔透。
螃蟹一斤10元

鲷鱼及其他

马鲛鱼(鲅鱼)

成鱼17元一斤

金亮亮的姑鱼,一斤2元。
乖鱼(河豚鱼)

大白刺

来这采购海鲜要眼捷手快,就在我拍第二张虾时,竹筐里的鱼少去许多。

卖完一茬货的渔民装满着期待又要启航了,下次归来又有什么成为盘中餐呢?
能从渔民手里买到各种刚靠岸的海鲜,又能健身,想想花10块钱坐公交车来回很值,每周都可以走这条路线!!

逛完码头离吃饭时间还早,无目地的逛逛,巡司埠,原系清代“巡检司”小校场。

街边卖祭拜用品的小摊,煤油灯,烛台。

安乐窝不一定是豪宅
书店兼卖日杂用品的小店。

裁缝小店

古城里卖金鱼的小摊

达濠古城,中国现存最袖珍的古城,只有0.014平方公里,除了围墙和东西两城门就剩杂草了。

古城里的几棵大树

街边海鲜干货店,这些鱼翅有点长蛀虫啦。

鱼胶品相还不错
继续游街,边和驻地居民聊天,达濠人热气好客,对本地文化了解很深,从年长到年少都会滔滔不绝详述本地风土人情,美食等。米润是达濠的名小吃,米润是由糯米、白糖、麦芽糖和猪油等加工而成的。

制作时工艺复杂,要先将糯米蒸熟晒干,然后把糯米放进滚烫的猪油里炸一下,过筛后与麦芽糖、白糖、葱猪朥和新鲜猪油熬制成的糖膏混合,用圆筒反复滚压,使米润达到一定硬度和韧度,再切成长方块。

米润,入口胶粘而不粘牙,甜而不腻,香醇清爽。
一个一个晾凉了再做独立包装。

前店后长,和店主聊天后被她邀请参观她家的工场,才有以上图片。

来到达濠不尝鱼丸不算到达濠,这里街边泡粿条面的小吃店不多,几乎被两家品牌连锁店垄断,这种大碗的一碗十元。

和老公两人各要一碗5元的粿条丸汤,留着肚子吃其他的,看似不贵,尝完倒吸一口气,我是来鱼丸店吃鱼丸,碗里这么些丸子只有一颗是没有多少鱼味的鱼丸,其它是肉丸和肉饼。
海旁路是鱼丸加工店最多的一条路,来的晚,看不到刮鱼肉的场面,只有鱼酱了。鱼丸的原始食材大多数用那哥鱼(学名蛇鲻)。

机器在生产鱼丸

生产出来的鱼丸在等待开水焯

焯水后的鱼丸,装入大竹盘中

自然晾凉后再做真空包装

各种潮汕甜品小吃
渔家用的手工竹制品。

晒迪仔鱼脯
街边自家门口就是晒场


走累了,又开始饿了,尝完达濠炣饭,料很足有土豆、板栗,海米、鱿鱼须,香菇,调料是香菜啦,送花生米和例汤,10元一份。天热不想再遛了,回程喽!
博客好友数量已达到上限,无法再添加新好友,喜欢的同学请加博客关注吧。或者扫一扫二维码关注@异族极限
更多文章:

潮汕味道 无鱼不欢 烘焙蜜坑 素菜养身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