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阿克苏支教日记(033)
(2012-04-26 23:27:26)
标签:
教育 |
分类: 南疆岁月 |
2010年11月11日
很是惭愧,上课三个多星期了,还是第一次在晚自习的时候去班级教室。这也是应学员们的要求和邀请,我才开始重视晚自习的充分利用起来。
确实,就像学员说的,晚自习他们很多也都是在聊聊天,如果老师去的话,至少可以辅导一下,或者进行一些汉语的交流。
今天晚上去了培训6班,因为是他们首先向我提出的要求。其实这些老师真的很认真,就像前几天,一个女学员对我说:“老师,你要求我们背课文,可是又不要求我们一个个背,你还是对我们要求严格一点,每个人都背吧。”确实,由于时间有限,每次上课我都只能抽查。看来,确实是要思考制定一个简单有效地检查回馈制度,给学生适当的压力,以便督促他们有学习的紧迫感,从而自主地学习。
晚上我进去的时候,大家都很欢迎。了解了一下他们晚自习的情况,然后给一些学员作了一些辅导。本来答应一个叫亚森·赛买提的学员拷贝课文朗读得MP3的,谁知MP4蓝牙出了些问题,所以只能改天再用优盘拷给他。目前他们学习的还有一个主要的问题就是听的太少。虽然课本中附有课文朗读的光盘,但是他们大都没有播放设备。晚自习下课后,从6班出来,又到了7班,正好有几个女学员还在那边用笔记本看电视剧,我一问,原来看的是土耳其的电视剧,而且是翻译成维语的。于是我建议他们可以看看汉语的电视剧或者其它节目。其中一个学员说她也很喜欢看汉语电视剧,她还给我说了好几个电视剧的名字,还叫我帮她们下载一些,因为现在他们寝室里没有电视机,比如《新上海滩》、《夜幕下的哈尔滨》、《甜蜜蜜》等,她说她已经看过一遍了,还想看第二遍。她在说这话的时候,说的是“我还想第二遍再看……”于是我借机给他纠正:“你应该说‘我还想再看第二遍’才更合适。”她不好意思的笑了一笑,说记住了。
今天是所谓的光棍节,对此我是不屑的。按照前段时间我们对于“三俗”的定义,我觉得这就应该是一个低俗、庸俗、媚俗的、根本就算不上节日的节日。可悲的是我们的国人,还有很多媒体却乐此不疲,大做文章。而真正到了我们真正的传统节日,却又“低调”得不行,甚至歪曲。我们现在很多的节日,已经被人们忽略了文化与历史意义,而更多的是娱乐的意味,吃喝游玩似乎就成了我们过节的主题。所以说,我们很多国人都只不过是借“节日”作为幌子,趁机“来事儿”而已。今天我也好奇了问了几个维族小伙儿对于光棍节的看法。他们也知道有这么一回事情,但是他们说这不是什么节日,没什么好过的。有一个还说,就算是一个节日,这也不是一个什么高兴的事,有什么好过的?过几天就是维族人最大的节日库尔邦节了,那才是真正的节日。我也曾经说过,维族人结婚,不像我们一样就是吃喝宴饮,而是载歌载舞表达祝福,所以,其实是他们更加地关注生活的本质。很多时候,我们必须返璞归真,才能进入真正的生活轨道。
虽然我们来阿克苏都是有使命的,一年半之后,我们都是要回去的,可是,趁在此的机会,应该好好享受生活,真正地享受。
这里,很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