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里的“五星级酒店”为谁服务
(2012-03-15 20:15:45)
标签:
五星级酒店
云南农大
云南农业大学
bot模式
五星酒店
|
分类:
评论
|
继今年二月“昆明理工大学建盖五星级酒店”报道引起社会争论后,近日又有媒体曝出“云南农业大学校内豪华酒店惹争议”。14日,记者到云南农业大学对校方进行采访,校方否认是五星酒店,并表示,这是该校采取BOT模式引进企业全额投资建设的教学培训综合楼,是校企合作模式的“大胆创新”。(中新网消息)
不管云南农大怎样巧舌如簧,也不论其用怎样的称谓定义这座“酒店”,但现场服务员所言的“我们酒店是按照五星级标准建设,单间、标间、套房都有配套”,“4月份运营之后平均房价将在1245元左右”,再加上云南农大和晟世仟和商贸有限公司的相关协议——“在做好学院后勤服务保障工作的同时,可对社会开展有偿经营服务活动,以回收投资建设成本。”已足以让人认定,这就是一座五星级(至少,是号称五星级)的酒店。
五星级酒店,大抵是给所谓“高端人士”提供高档住宿、餐饮、乃至休闲娱乐的地方。而高校却是教书育人、学术研究、启迪思维、传播思想的地方。两者之间,并无交集。那么,这所建设在云南农大校园内的五星级酒店,又是为谁服务的呢?
毫无疑问,对于“五星级酒店”,云南农大的普通学生、普通教师,都应该消费不起,他们也并不需要这样的“服务”。不过,结合当下的社会现实,特别是在相关信息不够公开、透明,权力得不到有效监督的情况下,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猜测:在校园内兴建“五星级酒店”,完全可以“服务”个别群体!
其一、对于任何的建设工程,所有参与者,都有机会获得灰色、乃至不法的经济利益;其二、在高校行政化色彩浓厚的今天,建高楼、得“大发展”,这绝对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政绩”;其三、“五星级酒店”投入使用后,绝对可以方便部分有钱、有权的人享乐!
更悲哀的是,校园里出现“五星级酒店”,不仅占用学校的资源(校方曾解释建设这样的教学培训综合楼是采用BOT模式,校方未出资,但校方需要提供土地,高校的土地哪里来的?),也全然颠覆了高校的氛围。试想一下:一边是有权、有钱人豪华、奢靡的饮宴,是声色犬马,是纸醉金迷。另一边则是普通学生的简单衣食、求知、求真……这样的高校,能教出什么?
其实,关于中国高校问题,我们有一个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即“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时间过去这么多年,我们依旧无法在实践中找到出路。不过,对比清华大学原校长梅贻琦先生曾经说过的,“大学之大,非大楼之大,乃大师之大。”再看看于校园内兴建五星级酒店的云南农大,或许,我们已找到了反面的答案。
从盖大楼、建大校园、过度扩招,再到如今的“五星级酒店”,一次又一次的事实证明,我们的高校已经与其应负的使命渐行渐远。当高校发展变成部分人“逐利”、“争名”的工具,当曾经的象牙塔,变成蝇营狗苟之地。我们又怎么可能培养出杰出的人才?我们又怎么可能有一流的大学?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