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为战士如此维权尴尬了谁
(2011-12-22 09:00:56)
标签:
江苏
专案小组
部队
公众权益
解决
杂谈
|
分类:
评论
|
战士保卫边疆,守护国土安全,可谁又来保护战士们的“家”?
日前,有媒体报道,一名休假在家的战士,被开发公司拆迁人员殴打致伤住进医院,自家房屋也被强拆。此事发生后,引起军地各级高度重视,军地成立联合专案小组进行调查处理,排除各种干扰,使问题于12月初得到妥善解决。
毫无疑问,这位战士及其家人算是“幸运”的,当其休假在家、为维护自家权益而遭遇暴力时,当其家庭遭遇拆迁而利益受损时,能够得到部队的声援!有部队出面,引起地方政府的重视。在军地各级的高度重视下,问题最终得到了妥善解决。
但回过头来看,对于这起部队为战士维权的个案,事情虽然圆满解决,但我们真的无法欢欣。问题在于:其一、不是每个被拆迁的家庭中都会有现役军人。其二、不是每个现役军人的家庭遭遇类似困境时,都能得到部队的帮助。
其实,关于拆迁、特别是“强拆”,国家早已三令五申,明确要求依法进行。但在实践中,违法、违规的拆迁还是层出不穷。更悲哀的是,应当维护公众权益的政府,往往在这样的纷争中无所作为,甚至还为虎作伥,主导或者沦为类似“拆迁”的帮凶。
事实上,从法治的角度出发,类似问题的解决,并不需要这样地“曲折”。公众的利益是权利,开发商的利益也是权利,政府的利益也可以是权利,但这三者(或者两者)之间的利益搏弈、相关问题的解决,都应当在法律的框架内进行。换句话说,任何的拆迁行为,不仅在程序上要合法,在实体内容上也应该符合正义。对于任何的违法、违规行为,当事一方都能得到有效的救济。
但发生在江苏的这起部队为战士维权的故事,事情的解决,并没有按照这样的方式进行,而是引入了更高层级的“对抗”——军地各级的高度重视,成立联合专案小组进行调查,才得以排除各种干扰……
同无数普通百姓的维权案例一样,事情的解决,权益的维护,不是完全按照法治的方式进行,而是必须借助更高或更有力的“力量”介入。如此,无法不让人喟叹:如果,这位战士只是一位在外打工的农家子弟。如果,没有部队出面呢?我们不知道这件事会如何解决。但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发生这样的事,当地政府、我们的司法,是那么地“苍白”!我们也可以清楚地看到,普通百姓在维权的道路上,是多么地艰辛!
当然,还有一点:战士在守卫边疆,维护国家的安宁,可谁又来保护他们的家?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