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怪“历史”,无赖更无耻
(2011-12-09 08:57:45)
标签:
江西铜业
矿山企业
污染问题
重金属污染
德兴铜矿
|
分类:
评论
|
在江西德兴市,江西铜业集团下属企业多年来将废水排入乐安河,祸及下游数十万群众。但矿山企业和环保部门却称,德兴早在唐宋年间就开始采铜,污染主要是由于历代废弃矿区产生,现代企业不应代历史受过。此外,排污造成耕地减产,而民众每年所获补偿款却不足一元。(京华时报)
一直以来,“老天爷”、“历史”在许多地方、许多领域都扮演着“替罪羊”的角色。但像江西德兴这样将污染问题怪罪到“历史”头上,这不仅是无赖,更是无耻行为了。
9个乡镇、约42万人受污染之害。甚至,紧邻德兴的乐平市名口镇戴村都成了远近闻名的癌症村——全村有2800多亩地无法耕种、近20年来没有一人通过征兵体检、仅癌症患者就有70多人……事实面前,谁也不能否认德兴当地的严重污染问题。
的确,当地自唐、宋时期便开始采铜,以当时的科技、条件来看,其铜矿的开发,肯定会造成一定的污染。但假如一切真的如当地所言,这种开采能造成如此严重的污染,甚至还出现“癌症村”,经历了这么漫长的历史时期,当地还能有人生存?还能有田亩耕种?还能有山林绿地?
德兴当地无法否认污染的现实,便红口白牙地指责历史,很显然,他们只是想回避自身的责任。
翻开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近三十年历史,与经济成就同步的,除了无数产业工人、农民辛勤的劳作,还包括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不夸张地说,对许多地区、许多产业而言,所谓的“成就”,实际上是以盘剥劳工福利、牺牲环境而换来的。
德兴当地的矿山开发,以江西铜业在当地的铜矿为例。据江西铜业2010年年报数据显示:去年全年,江铜集团矿产铜17.2万吨。而德兴铜矿扩产后为13万吨。当年,江西铜业营业收入高达764.4亿元,利润总额高达59.8亿元。如此“业绩”不可谓不“辉煌”,但这么丰硕利润的背后,带给当地百姓的,又是什么?
除了前文所述的污染问题,另据乐安河下游的乐平市政府的调查报告显示: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由于上游有色矿山企业的生产,乐安河流域每年接纳的“三废”污水排放总量达6000多万吨,废水中重金属污染物和有毒非金属污染物种类有20余种。由此带来一系列损失,如9269亩耕地荒芜绝收,1万余亩耕地严重减产,沿河9个渔村因河鱼锐减失去经济来源,相关人群重金属中毒病症和奇异怪病时有发生……
污染如此严重,德兴铜矿在环保上的投入呢?2010年之投入,不过是区区的2亿元左右,仅占其当年利润总额的3.34%、总收入的0.26%。不仅如此,在2001年6月,乐平市政府与这些矿山企业曾达成过一份补偿协议,针对污染问题,矿山企业所支付的补偿金不过是年均16万元。
更悲哀的是,肩负环境保护与治理职责的环保部门,在污染面前,他们并没有表现出应有的作为。仅以乐平市的环保检测为例,受矿山开发污染最严重的污染是重金属污染,而重金属污染最厉害的是土壤,但当地至今未做过类似的检测。
由此可见,造成德兴、乐平等地污染的根源,是在这些矿山企业的违规、违法排污,是当地环保部门的失责,是当地政府的监督与治理不力。而不是所谓的“历史”。
再退一步而言,即便真的是“历史”问题,当地政府就不该对“历史”负责么?“为人民服务”不是口号,而是政府应尽的职责。即便是“历史”的归历史,那么,当地官员就不怕唐、宋时的皇帝们从棺材里爬出来找他们算帐么……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