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矛盾,其伤何甚
(2011-09-19 22:02:43)
标签:
王宝洺
医患矛盾
北京同仁医院
医疗服务
现代社会
|
分类:
杂谈
|
最近几年,医患之间的矛盾,日益激烈。而日前发生在北京同仁医院的一桩凶案,一位病人公然砍伤一位主任女医生,更是将这种医患矛盾推向了极点。一时间,群情沸腾。有人愤慨,并表示强烈声讨,如卫生部还专门发声,强烈谴责砍伤医务人员的暴力犯罪行为。但也有人暗自叫好,但云“多行不义必自毙”……
持刀行凶,伤害他人,不管从哪一个角度而言,都是非常恶劣的行径。但正所谓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又何来无缘无故的恨?一个人要对他人动刀子,白刀子进、红刀子出,除了那些丧心病狂或者精神不正常的人,寻常人做出这样的举动,总是有很多的“原因”。
病人对医生行凶,若非是彼此间的医患矛盾到了难以调和、不可原谅、极度怨恨、不共戴天这样的境地,又怎么可能会发生!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王宝洺是信了!并且是深信不疑。据媒体报道,此前,王宝洺曾在徐文的手下做过“喉癌”手术,但术后的效果,似乎并不那么理想。更可悲的是,王宝洺将这一切统统怪罪在徐文的身上。医患矛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并最终变成了“血债血偿”,挥刀相向!
这当然是一种悲剧,但这样的医患矛盾又何来呢?除了双方在疾病、医疗等专业方面理解的误差,笔者以为,更大的原因,还在于医患之间没了信任。而这种信任,是维系医患关系,甚至是关系到医生、病人切身利益的关键。
医生的存在,当然是治病救人。但医生所依仗的,除了专业的知识、医疗技术、器械、药品等,还应该有病人对其的信任。毕竟,这个世界上没有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也没有治愈全部疾病的医术、器械。因此,对医生而言,即便是诊治最常见的疾病,也应该倾心、顷力地处理,是谓“医者仁心”;对病人及其家属而言,即便是最复杂、疑难、凶险的疾病,也希望能够在医生的救治下痊愈。是谓“医者若再生父母”。可以说,医患之间的彼此信任,是一切医疗关系的基础,也是医患双赢的希望。
但在实践中,这样的信任,非但没有得到很好的呵护,甚至,还被践踏!更悲哀的是,对于这样的结果,医患双方还都振振有辞!
医生会抱怨,病人及其家属不理解他们,以为他们会包治百病,以至于哭哭啼啼、纠缠不休;更会不满,医生们做了那么多,得到的却那么少——同社会上的其他阶层,包括富豪、官员,甚至公务员比待遇!凭心而论,医生的抱怨与不满都值得理解。但假如因此而将抱怨与不满转向病人,甚至想要在病人那里找回平衡,像部分医护人员脸面难看、也有医生只认红包,甚至还有医护人员在为病人服务时,只选贵的、不选对的,直接将手伸向病人的腰包……这恐怕就太失偏颇了!
须知,现代社会体系下,医生的工作,包括环境、待遇等,除了极个别的私人医院,更多的是与现实的医疗制度息息相关。换句话说,若医生不满于自身的工作环境、待遇等,那就应该向主管者争取。而不是向病人发难,更不能从病人那里找平衡。
同样的问题,还存在于病人及其家属身上。对病患而言,去医院,当然是希望花更少的钱、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但这也不只是医生的责任,尽管,现实中的不少医护人员的所作所为让人蒙羞,但现代社会,更好的医疗服务应当由政府提供,即政府领导下的医疗服务体系服务于公众,而不是个别的医院、医生。
由是观之,在现实的体制面前,医生、病人都是弱势群体,所谓“医患矛盾”,不过是“穷人”之间的死掐。不管其是激化,或者不激化,只要存在,彼此就已然输了!倘若还因此争得面红耳赤,甚至还因此而流泪、流血,那就更是悲剧了!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