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阿飞
阿飞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1,556
  • 关注人气:91,05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拒绝公开处罚依据,故宫究竟是谁的故宫

(2011-08-04 08:46:24)
标签:

文化

故宫博物院

哥窑瓷器

藏品管理规定

广州日报

杂谈

分类: 评论
    从失窃、到开会所,再到惊人的“撼”字故事,曾经让无数国人景仰、且庄重的故宫,越发地显露出泼皮无赖的样子。管理混乱、胡作非为、不学无术,还要一副官腔。而最新的“宋代哥窑瓷器”被打碎,故宫前隐瞒、后搪塞、再敷衍的处置,更加地让人憎恶。
    最新的消息,对于打碎“宋代哥窑瓷器”的责任人,故宫给予了行政记大过的处分!而当记者询问处罚依据时,故宫博物院副院长陈丽华表示:此处理依据故宫博物院《藏品管理规定》第10章“奖励与惩罚”之第86条。记者试图进一步了解该条文具体内容,故宫有关方面表示,此为故宫博物院内部管理规定,不便对外。(广州日报)
    “内部规定,不便对外”。看起来振振有辞,其实却是敷衍塞责。原因在于,故宫不是私人企业,也不是谁的作坊,而是益性质的公共博物馆,是属于全体国民所有。公共之物,当然要对外公开,又何来“内部规定”?退一万步而言,故宫的管理规定,又不是国家机密,有什么不能公开?
    “内部规定,不便对外”,只能有一种原因,即故宫压根不想成为社会的故宫,不想成为公众的故宫,而是想做个别人、个别群体的故宫。我的地盘我做主,干什么、想怎么干,又最终怎么干,全由他们自己做主。风吹不进,雨打不进,公众的眼睛也别想看见里面。自然,谈不上什么监督了。
    有意思的是,这种秘室操作,历史上的教训,如古代的法律,最初也是秘而不宣的,更多的人并不知道法律的条文,只是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于是,权力的行使、公共资源的使用,甚至,对违法问题的处置,就全凭那少数人来说了……
     难道,故宫真的只是少数人的故宫?否则的话,还是别再搞出这样的笑话,再庄重的紫禁城、再厚重的文化历史,也吃不消这样亵渎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