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准备到选拔,“万人评科长”活动在滁州进行了大半年时间。昨天上午,当地效能办公布“群众满意科长”前十名。而同时“5名最差科长”名单的出炉,更加惹人关注。
“因为‘最差科长’不仅要闭门思过,还要被免职! ”(中安在线消息)
此前,山东某地搞了个“马上就办”办公室,冀望挂出这样的招牌,提高机关的办事效率。对此,褒奖者有之,批评者亦有之。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过,话说回来,任何政府机关,其存在或者说设立的意义,本身就是为了办事,就是为人民服务。职责所在、使命所负,都需要他们对相关事务“马上就办”。而当地之所以挂出这样的招牌,潜台词也很明了,即许多的单位并不能很好地履行相关职责。可问题是,挂出这样的招牌,果真就能推动这些懒政、惰政的单位和人变成工作积极、效率提升?答案显然也是否定的,真正的破解之道,还在于对这些机关、人的评价。即称职者鼓励之,不称职者马上“下”之。
安徽滁州的“万人评科长”之活动,实际上就是在实践后者。通过考核、评选,特别是让公众也参与其中。直接对这些“科长”的工作表现做评价。能者奖之、不能者惩之。如此,才能让那些滥竽充数者、混日子者、得过且过者,甚至那些混帐、不屑的“科长”早点卷铺盖走人。才能真正推动机关、人员的办事效率。
由此可见,“万人评科长”值得鼓励。但仔细分析,也有不足。从安徽滁州的实际操作方法来看,这样的活动,系由当地的政府效能办策划、组织并实施。按照现有法规、组织程序,这样的活动,不管是主体资格,还是程序,皆存在一定瑕疵。更重要的,效能办在发放相关问卷时,选择怎样的对象,究竟是哪“万人”有幸得到这样的神圣权利,都缺乏更公平的标准,也存在人为操作的空间。
是故,这样的评选,能否将“问卷”发放得更多一点?让更多的人,或者说当地的所有人都能参与其中,都能有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如果能更进一步,将这样的“问卷”换一种形式,并前置到“科长”选拔、任用的程序中,或许,效果会更加地理想!也更具意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