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向“发廊女”家属发告知信,是在学习“家庭反腐”

(2010-09-06 21:42:30)
标签:

家属

反腐工作

卖淫活动

根源

党纪法规

杂谈

分类: 评论

    “你们的亲人现正在××美容休闲店工作,该店属于非正规的美容、美发休闲店。作为家属,你们有权利了解自己亲人的从业环境。公安机关也希望得到你们的配合,劝说你们的亲人不要误入歧途。”为从源头上杜绝非正规休闲店的卖淫活动,杭州拱墅区祥符派出所想出了给有卖淫嫌疑的“发廊女”家属写信的办法。(四川在线9月6日报道

    不可否认,这样的一封信,不仅显现当地派出所“扫黄”工作的良苦用心,也难得地展示了执法工作的“人性化”。只是,这样的一封“告知信”,果真能从源头上杜绝非正规休闲店里的卖淫活动么?

    给某类游走在犯罪边缘群体的家属写信,借助家庭的力量来减少、杜绝某种违法犯罪活动,这算不上什么创新,至少在反贪领域,我们就见到过许多这样的做法。

    2004年,烟台市纪委、监察局、妇联等部门联手在全市党政官员家属中开展了一次“家庭促廉“教育活动。活动内容主要包括学习“家庭促廉”活动材料,听现身说法等,让家属熟悉党纪法规,了解廉政建设;湖南的衡东县,也曾全县副科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配偶中开展的家庭助廉教育活动,干部在签订廉洁从政承诺书的同时,还接受了家庭助廉倡议书和家庭助廉监督卡;江苏省沭阳县更是在乡科级“一把手”年中考核,首次将“忠于配偶”等个人品德情况列入其中。

    这些新型的反腐政策,尽管打出了家庭牌、亲情牌,看起来很丰满,将反腐工作武装到了官员的家里、枕边,但实际效果呢?

    众所周知,腐败的根源,是权力的放纵,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是腐败的温床。可遗憾的是,这些年来,反腐倡廉的工作不断进行,各式的反腐政策纷纷出台,但几乎都是隔靴搔痒,抓着反腐工作的皮毛,而不是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去从制度上解决问题。腐败自然层出不穷、愈演愈烈了。

    同样的,卖淫嫖娼的根源,是社会风气、道德、伦理、甚至经济层面的综合问题所致,而不是这些卖淫女家庭的管教不力。尽管我们有“养不教、父之过”的说法,但儿大不由娘,而个人的品格、经济领域内的现状,很难通过一封信,或者家庭的管教,得以彻底改变。

    任何问题的解决,除了表面上的东西,更多的,还应该从根源上着手。否则的话,除了给人作秀的感觉,更多的,恐怕也是一种自身无能的反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