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电针对国内出现的新一轮“造车运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协调司司长陈斌4日在天津指出,在地方政府的推动下,国内汽车企业快速扩张加剧产能过剩风险,必须坚决抑制。
前段时间的“豆你玩、蒜你狠、姜你军”,绿豆、大蒜、生姜的价格纷纷坐上火箭,老百姓直呼吃不消,发改委也够仗义,立即出来查处。除了查明价格大幅波动的原因主要是这些农产品产量低的缘故,还将一些恶意炒作的不法商人予以惩处。
产量低了不好,产量高了也不好。看来,发改委的这把椅子真的不是那么好坐的,也真是难为他们了。不过,倒也好奇,为什么他们不多多上网呢,学习学习人家陕西渭南华县的领导,到网上去找一些国内的先进经验嘛!
别的不说,就看房地产市场。众所周知,商品的价格是围绕价值波动,但绝对不可以背离价值。但我们的房价,却能一路上升,不仅把居民的收入远远地抛在身后,甚至连政府出台的调控措施都能“等闲视之”,全然不当回事。尽管百姓怨声载道,经济学家有心忡忡,但开发商依旧牛逼烘烘——开发商信心满满,按照现在的价格,房少、买房人多,房子还会愁卖么!
开发商的房子不愁卖,可不是房子便宜的缘故,而是房子太“少”的缘故,这也就是开发商一直挂在嘴上的“刚性需求”之说法,甚至还上升到“丈母娘”理论。
的确,谁不想住大房子、住好房子。进一步的证据,还有我们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旧城改造、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等等。这样的理论,也完全可以用在我们的汽车消费市场上嘛!
按照“丈母娘”的理论,丈母娘们嫁女儿时,都希望自己的女婿能够有房、有车。这个需求,可以支撑高房价,当然也可以支持高汽车价了,更何况与房价相比,我们的汽车价格还没那么离谱呢!更进一步,这个汽车的“刚性需求”,还可以通过一些政策,更“刚”一点。比如,把当年的强制报废政策重新拾起来,且规定更短的时间。房地产市场不也经常这样玩么,说什么我国住房的平均寿命才二十年!又或者在不同城市地区,规定不同排量的准入标准,或大或小,总是能制造出很多的刚性需求。还可以制订新的公车标准,进行新一轮的公车改革,强制淘汰现有的公车。甚至再进一步,取消公共汽车……
还可以跟国际接轨,看看人家西方国家,特别是像老美,一个家庭里动辄几辆汽车的。如果我们也向这个比率看起,我们的产能又怎么会过剩呢!
或许,有人会担心,我国的国民收入还没那么高,恐怕买不了那么多车子。这根本就是笑话嘛,那么贵的房子能买,动辄上百万、几百万的房子,会买不起车?也有人会担心,那样的话,不是不符合我们低碳社会的目标,这就更多滤了,倡导地碳,不正好进行新一轮汽车消费的升级换代么,正好可以多卖那些环保节能车呢!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不怕我们做不到,就怕我们想不到。从房地产市场的成功经验来看,发改委还是太保守了,应该多多学习,不断进步!等到有一天,我们都住着几百万的房子,也开着几辆汽车,那不正是美好社会的象征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