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习咸阳政协“好”榜样!

(2010-07-04 19:15:15)
标签:

咸阳政协

咸阳市政协

书法作品

于右任

杂谈

分类: 评论

    最近,围绕着于右任先生书法作品的“失踪”而引发的纠纷,把咸阳市政协卷入了一片“无义、贪婪”的指责声中。

    据新京报报道,陕西咸阳人卓登于1986年捐给市政协的百余件于右任书法作品下落不明,怀疑被政协官员私分。的确,别人捐赠的东西,别说是于先生的作品,即便是一根针、一段线,甚至是一张草纸,捐赠人捐献出来,像政协这样的受赠单位接受了,都不该作为私人的财物,而是应该作为国家的、公共的财物,都应该妥善保管的。

    卓登有理由怀疑,公众也可以跟着怀疑。毕竟,卓同志去政协找这些作品的时候,这些作品“失了踪”。不过,因此而质疑咸阳市政协,却有点“操之过及”,也是在犯“想当然”主义了。

    果然,随着当地调查的深入,“真相”大白,我们这些“浮躁”的人,又一次地犯了“怀疑一切”、“习惯性跟风”的老毛病。

    仔细看咸阳政协通报内容,首先,是关于捐赠于先生书法作品的事情缘由。

    “1986年6月,卓登将其父遗留的122件书法作品捐赠给咸阳市政协。咸阳市政协经过协调为卓登及其家属共5人解决了咸阳市城区商品粮户口,并增补卓登为咸阳市政协委员,此后又连任四届政协委员。”

    看看,这叫什么,这就叫知恩必报,这就叫政府的“恩情”!接收了别人的捐赠,就帮助别人解决户口和商品粮问题,在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一个城市的户口,是多么难得呀!不仅如此,政协还增补捐赠者为政协委员,甚至还让他连任四届委员!现在的人呀,该羞愧吧!为了丁点鸡毛蒜皮的利益,就跟政府闹来闹去,一点感恩的心都没有,也不想想,你们的美好生活是哪里来的!

    再往下看,关于这批书法作品的去向,事实是这样的:“1992年2月,陕西省政协、咸阳市政协、于右任故乡三原县政协联合举办于右任书法作品巡展,同年8月到9月又在深圳等地巡展。结束后,因巡展经费问题,负责巡展工作的时任三原县委顾问崔德志未能将参加巡展的于右任等人作品及时返还咸阳市政协。”

    搞完巡展,连“返还”作品的经费都没了,可想而知,当时政协的同志们工作条件是何其地艰苦,可面对艰苦的条件,我们的政协还是能毅然搞巡展,把文化的、美好的东西送给社会,让人学习、参观。对比这一点,时下的许多官员们,也该羞愧吧!你们有那么好的办公场所,有那么多的行政资源,怎么就不能努力多做一点事情呢?

    最后再来看一段:“在巡展经费一直未解决而又无法保管作品的情况下,2001年5月,崔德志将其中的78件作品移交三原县博物馆保存,24件由自己和巡展工作人员原三原县统战部干部张爱丽保管。”

    什么叫觉悟,什么叫奉献!什么叫牺牲自我!咸阳政协里的同志,这位崔同志根本就是干部们的楷模呀!于先生的书法作品巡展完毕,将78件作品移交博物馆保存,可能博物馆条件过于简陋,竟无法再多保存24件作品了,可我们的崔同志不怨天、不尤人,牺牲小我,把自己的“家”奉献出来,联合张同志一起,自己来代为保管“公家”的财物,避免了于先生的作品流落街头!这种“奉献”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么?

    综上,咸阳政协不仅不是“无义、贪婪”,而是“无私、奉献”,实在是我们现今所有人、包括干部、百姓学习的好榜样!

    只是有一点,就是大家在“奉献”的时候,也别太“委屈”、“牺牲”了自己。倘若条件不够,还是少去做点“人力所不能及”的事情,省得事倍功半而“吃力不讨好”。倘若条件成熟了、环境好一点了,帮公家保存东西的,也还是早点返还出来,省得被人指指戳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