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网上热传一篇图片帖,称重庆开县县政府门前一农妇因衣着“不整”,被两名守楼保安倒提两只脚拖行数米后,扔到地上然后用脚踢出大门。对此,潇湘晨报滚动新闻记者采访开县相关部门,这个部门让找另一个部门,直到最后给出的答复是领导开会去了,不愿及时回复,使得事件变得扑朔迷离。(红网长沙2月3日讯)
当地政府未予直接回应,所以,此事真相为何,是否存在着保安动粗行为,政府是否该担负管理不善责任,我们尚不得而知。但不可否认的是,就像照片所显示的那样,如今的政府大门,寻常百姓真的很难进去。不客气地说,政府大门几乎成了老百姓的禁区!
记得在北京奥运会的时候,曾经传唱着这样的歌曲:“我家大门常打开,开放怀抱等你,拥抱过就有了默契,你会爱上这里。不管远近都是客人,请不用客气……”
歌声很动人,歌词很感人。对于来自全世界各地的客人,北京如此敞开胸怀,热情地欢迎各地朋友,既是奥林匹克精神的要求,也符合国人一贯好客的传统。
只是不明白,既然对于远来的客人尚能如此,那对于我们自家的主人——按照我们权威的说法,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当他们去到自己的政府单位的时候,却不仅得不到热情的欢迎,还要被硬生生地拦在外面!如果没有认识的人,或者没有事先跟政府工作人员约好,政府大门前的保安肯定会将你拦下!
政府大门常打开,真正的主人却不能进来!为什么?
或许有保护政府机关安全的考虑,也有维护政府机关正常工作秩序等的考虑。应该说有这样的考虑本身并没有错,但假如只是因为这些原因,就死板地把普通老百姓统统拦下,那就是有着根本性的逻辑错误了!毕竟,这样地统统拦下,潜意识里就是把普通老百姓当成了“坏人”、“破坏者”、甚至是“罪犯”。
可事实上,普通老百姓显然不是什么坏人,也不会有破坏政府秩序的心思,更不会想到去做犯罪的勾当。他们之所以要去政府机关,要进政府的大门,更多的是希望能找到相关工作部门、或者更高层的领导,希望可以反映问题,可以寻求帮助。因此,安全、秩序等理由,并不应该成为阻止普通老百姓进政府大门的原因。
究竟是什么让政府大门成为普通老百姓的禁区呢?或许,我们可以回忆一下前段时间发生在江苏兴化市政府门前的一件事,当地张姓市民因为有“问题”,想找市领导反映。但市政府门口的保安以市长交代“政府只管大事不管小事”为借口不让其入内,双方发生争执,后来传达室数个门卫一拥而上,将张云摁倒在地殴打。
在这起事例中,政府大门果然成了禁区,且擅闯者还遭受了“严惩”,被一阵痛殴。而保安禁止该市民进入政府时,提到了一个理由,即“政府只管大事,不管小传“圣旨”。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这位保安的“个人之言”却一语道破了政府大门成普通老百姓禁区的“真正原因”。
尽管宪法规定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政府也一直倡导“执政为民”的理念,但实践中,我们的许多地方政府根本就颠倒主次,俨然是以自己为“主人”,以人民为“公仆”,只会“专心”做自己认为该做的“大事”,至于普通老百姓身上的那些事,特别是一个个孤立的事,都只是“小事”而已!还有,普通老百姓身上的这些事,不仅小,而且还会比较麻烦、琐碎。倘若真的发扬“爱心”,担起“责任”,着手处理,不仅不容易看到GDP,也不容易看到政绩,却容易惹上麻烦,加上了这样的原因,政府官员们更是不愿意去处理那些小事了!。
于是,政府一方面要“专注”大事,那政府大院就成了“干大事”的场所,寻常人等当然不可擅入了;另一方面,政府也不愿意处理普通老百姓身上的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眼不见为静,耳不听为明。大门一关,百姓进不来,自然省却“烦恼”无数了!并且这样的话,还不用负“良心”、“道义”方面的责任。无论如何,不管发生了什么事,到最后,都可以讲一句,“我们真的不知情”!
无知者无罪,可自己捂起耳朵,掩耳盗铃,又怎么能推卸掉责任呢!既然普通老百姓是有权进入政府大门的,而各级领导是有义务听取老百姓的意见、帮助老百姓解决问题的。那还不如真正大门常打开,欢迎老百姓进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