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9亿元的“诸葛茅庐”能造出个什么文化来?

(2010-02-02 19:40:08)
标签:

卧龙先生

茅庐

打造文化

刘备

卧龙岗

杂谈

分类: 评论

    东方网2月2日报道 当“曹操墓”真假被质疑和热炒之后,刘备墓也遭“争抢挖掘”,如今,诸葛亮的“茅庐”也将不得清闲。据悉,卧龙岗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总体规划近日通过评审,依照规划,南阳将利用10年时间,投资9亿元,打造文化卧龙岗,以重塑南阳城市文化个性。

    打造文化卧龙岗,重塑南阳城市文化个性!听起来就让人“激动”,毕竟,这年头,缺什么都不能缺文化,少什么都不能少个性!如此,我们或许该为当地政府叫声好了!

    不过,在拍手叫好之前,我们或许先来看看这卧龙岗文化该是什么样的东西吧。

    卧龙岗,其本身应该不具备什么文化特性吧!毕竟,历史上的卧龙岗也只是一处乡野所在,所谓的诸葛茅庐,也不过是乡间的一所茅草屋。只不过因为卧龙先生而“一举成名天下知”。在三国的故事里,当年卧龙先生栖居于此,先生躬耕于南阳,博览群书,有经天维地之雄才大略,后刘备思贤若渴,为求得先生辅佐而三顾茅庐,最终凭借其诚挚之心,请出了卧龙先生,并仰仗着卧龙先生的聪明才智,在群雄逐鹿的时代,终而三分天下,成就一段荡气回肠的历史,可谓佳话。

    所以,如果要真的从文化的角度去看卧龙岗,要从卧龙岗、从诸葛茅庐中寻找出什么文化的东西,那应该是包括了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是卧龙先生身上的那种虽躬耕田野却依旧执著读书、胸怀天下的学习精神,和为知己而鞠躬尽瘁的忠义精神;其二是刘备身上的那种为人才而三顾茅庐,那种爱才、求才、谦逊、执著的精神。

    要是按照这种精神,作为当地后来人的地方政府,应该把更多的心思放在民间,放在黎民百姓的疾苦上;或者把那种爱才、求才的心思放在当地的教育上,放在扎实、勤勉地为民服务上。

    换句话说,如果当地政府真的想打造什么卧龙文化,重塑什么城市个性,就应该通过实际的行动,政府带头,通过实在的工作,去重现那种隐藏在卧龙岗上的精神,而不是用9亿元的人民币,去搞什么诸葛茅庐。事实上,如果真的要搞个茅庐出来,作为后人凭吊、追思、幻想的对象,或许,只需花费9千元人民币足以!那剩余的将近9个亿的资金,对于当地民生而言,需要做的事情应该太多太多!

    但若当地政府想要挂卧龙先生的金字招牌,借着文化的名义,搞商业活动,搞“经济开发”,那或许另当别论了。只是别总是打着“死人”的招牌,更别用文化去招摇。那样的话,只能显得你们缺乏文化,显得你们没个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