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全国范围内打击网络色情、低俗内容的活动,开展得热火朝天。而这其中,打击利用手机短信及手机网络传播黄色低俗信息的活动,更是轰轰烈烈。除了对那些利用手机上网传播色情行为进行查处外,还把打击的目标锁定在了利用手机短信传播色情行为上。
手机短信传播色情,无非是指用短信的方式,发送那些带有色情内容的文字、图象或视频。也就是常说的那些“黄段子”。
的确,我国现有的手机用户已高达数亿,而这其中,也包括了许多未成年人。黄段子的泛滥,很容易将那些色情的信息,传播到未成年人手中。众所周知,这种色情的东西,很容易给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带来危害。不仅是未成年人,在成人世界,这些淫秽、低俗的内容,也很容易刺激人的感官,从而诱发一些社会问题,也包括犯罪活动。
总之,“黄段子”诲淫有“罪”,该当严打。
严打“黄段子”,应该是一种技术活。不像传统的扫黄打非行为,警察直接冲入色情场所,一家就可以搞定。打击“黄段子”,必须“解铃还需系铃人”,必须要依靠手机短信的服务商、各家通讯企业共同参与。换句话说,打击“黄段子”,除了公安机关的努力外,更需要工业和信息化产业内的参与。
于是,工业和信息化产业部副部长奚国华明确表态,要严格治理手机“黄段子”问题。不过,部长在谈到治理“黄段子”的时候,还提出了另外一种新颖的观点:“治理手机涉黄问题只是手段,更重要的是需要工信部与文化产业部门共同推动‘红段子’等优良信息进行传播,从而影响引导整个社会的文化动向以及舆论。”
“红段子”是何方神圣?按照奚部长的解释,“红段子”应该是与“黄段子”相对称的,即指那些包含优秀传统文化、先进思想、进步内容等的手机短信。
打击“黄段子”,我们很容易理解,也会积极响应。可传播“红段子”,并且由政府来主导,真的有这个必要么?
如果奚部长的构想,真的得到了实施,(应该会有很大的可能,毕竟,全国很多地方都搞过“唱红歌”的活动。)由政府主导,无疑需要公共财政支付相当的费用。就像之前工信部推出绿霸软件的时候,就有几千万的软件采购支出。可花了钱,“红段子”广泛传播,果真能带动优秀信息的传播,果真能使得人们在接受这样红段子的时候,会被教育,会在思想、道德、心灵上,得到净化与提升?
我看未必!无论如何,“黄段子”之所以能广泛传播、吸引人,是因为那些“图文并茂”、“声色皆有”的色情东西,直接地刺激着人的神经,诱发人内心的那种好奇与冲动。而“红段子”又会刺激人们怎样的神经呢?又能诱发人们内心怎样的好奇与冲动呢?
所谓的红段子,不管内容再怎么优秀,再怎么健康,怎么积极向上,但在实际生活中,并不容易直接诱发人内心,甚至都不会引起人们阅读的兴趣。毕竟,在中国现有的教育体制下,一直都是讲求思想道德领域内的学习与教育的,该教的优秀道德品质、思想文化等,都已教过了不知多少遍了。想学的人,早就学了,不想学的人,再怎么教也是白搭!
回到手机短信这一客观载体来看
,短信最大的功能,除了联系、通讯外,就是娱乐了。谁还会拿着手机、看“红段子”来接受所谓的教育!事实上,在现在的许多通讯企业制作的手机报等彩信中,就有一些关于主旋律教育的内容,可实际生活中,又有多少人会去看呢?
所以,冀望红段子可以寓教于乐,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想道德教育,接受所谓的主流文化、优秀文化,实在是太过理想化,也只能是一种劳而无功的行为!
如果真的想弘扬社会正气,真的想发扬优秀传统道德,真的想构建先进文化,还是脚踏实地地多做一些实际性的工作。这些先进的东西,并不天然存在于人的脑海中,而是更多地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如果我们的生活真正变得美好,这些美好的文化、思想、道德自然会来到我们身边。否则的话,就算有了这些东西,也是无根之木,只是虚幻的空中楼阁而已。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