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的时候,政府还在抓紧落实房价调控政策!何也,地球人都知道,房价涨得太厉害了,并非普通意义上的商品——房屋被当作了一种投机的商品,追逐利润的政府、开发商、投资客联手合作,将房价吹成巨大的气球,高高地悬挂在中华大地上。
不管是大城市,还是小城市,甚至乡镇,只要被冠上商品房的名义,作为住宅的房子,立刻扶青云直上,将老百姓的收入踩在了低低的脚下,绝大多数的劳动者,辛勤一年的收入,一般都很难在所在城市买到哪怕一个平方的“房子”。
这种浮夸、投机,颠覆了正常的社会秩序、经济秩序。居者难有其房,“商品”的价格并不围绕价值波动,而是一飞冲天,再也不肯下来。
老百姓买不起房而望房兴叹,也有勒紧裤带,牺牲后半辈子的幸福,做了忠实的房奴。对此,政府自然应该调控,让房价回归真实。又或者,政府担负起应有的责任,用土地出让金等财政收入来源,为无房者提供可以居住的地方(政府可以收取适当租金)。
终于出手了,出台了一系列的调控政策。于是,我们看到了万马奔腾的房价,终于收住了脚步。即便没有立即下降,但多少止住了疯涨的势头,给了人一点希望。
可金融危机的到来,让这一切都成了泡影。如今,说起来都叫共度时艰,同舟共济。可这种危机是无风起浪么?古语有云:“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并非妄言。若非此前全世界范围内的疯狂投机,特别是山姆大叔自以为是的强势美元政策,引得各路投机者疯狂炒作,又怎会有今天的金融危机呢!
换句话说,即便没有金融危机,听任中国的房价一路飙升,中国国产的金融危机也会迟早到来。偏离了正常价值的房价,投机客利的本性,不仅会导致最后进入房市的人血本无归,还将拖累银行,绑架实体经济……所以,我们应该庆幸,能借了外国的船,让危机更早地爆发出来。
毫不讳言,面对当前的全球金融危机,我们也是举步为艰,政府适时提出扩大内需,转变经济结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危机可以变为契机。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过去那种依靠出口的经济结构,适当的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提升东部地区的发展平台,改善中部地区的经济载体,增加西部地区的发展机遇。其实,政府还可以利用危机带来的货币紧缩特点,加大政府投入,改善民生体系,特别是农村、中西部地区的社会保障体系。将货币由政府手中分散到人民手中,提升民众信心,既能增加货币流动性,又能促进内需市场的繁荣。
对于房价而言,那还是让它回到真实的价值层面上。股市可以从六千多点下跌到一千多点,几十元一股的股票可以跌到几块钱,那房价呢?有什么理由不让它下跌呢?
或许有人说,房价下跌,会导致百姓财富缩水!荒谬,假如老百姓拥有一套住房,房价的涨跌更多的只是具有象征意义。至于银行坏涨、呆帐的上升,甚至破产,说句不负责任的话,那是银行咎由自取。银行作为专业的金融单位,有义务知道风险。或许有人说银行破产,政府要买单了!可房价一路上升,老百姓住不起房子,怎么不见政府买单呢?还有人会说,房价下跌,会牵一发而动全身,会影响整体国民经济。毕竟,房地产业已成为当前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是,我们要说的是如果这个“业”已经因此而患病,我们是否听任它继续恶化呢?即便有痛,那也是阵痛,又怎么可以一错再错呢!
说到底,房价下跌,最受影响的是两个群体,一为开发商,他们在房价上涨时,早就赚得钵满盆盈了。还有一个群体,便是各级地方政府。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带来的是巨额的土地出让金。拿惯了高收入,花消掉了后代的“财政钱”,一旦房价下跌,他们自然要急……
如此说来,所谓的房价调控,是必须的,但绝对不是防止房价下跌。既然是偏离了价值的价格,那调控的目的只能是让价格回归!用屁股思考也能知道,究竟该怎样对待房价了。
那些出台地方政策,用财政补贴房价的地方政府们!好好拍拍你们的脑袋吧,该醒醒了。别说你们用财政、纳税人的钱、老百姓的钱去补贴买房子的人,是谁给了你们的全力!就算人民同意你们这样做,但这种补贴又怎么能抵挡得住房价回归本位的趋势呢?难道你们想金融危机来得更猛烈些么?否则的话,南京某区房地局的某局长,其断言政府要查处低价销售的开发商,是为了老百姓的利益!那便不会成为笑话了,那该是“箴言”了。只是这样的箴言太过幽默,让人笑得会两眼发黑,看不见光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