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带猪娃去朋友家串门,朋友的孩子先是跟我们打了招呼,问候过后,就不见了踪影,我很奇怪她为什么没有出来和猪娃玩耍,过了一会,她端出了一盘削好皮切好块的苹果招待我们,我很诧异,这孩子与小帅同龄,却如此懂礼貌,懂礼节,让我非常惭愧。回到家,我对小伙子和猪娃说:“你看看人家XX
多好,懂事,有礼貌,你们从小到大还没削过苹果吧?明天开始我教你们削,以后咱家来客人你们也要给客人端水果!”俩孩子不悦,默默地转身离开。
又一日,去同事家做客,发现同事的女儿帮助她爸爸把电动车的电池从一楼拎到了六楼,想想自己的孩子很少帮我拿东西,又是对同事的孩子一阵阵羡慕。回到家,我继续唠叨:“你看XX,能帮爸爸拎电动车的电池,你看你,自己拿书包都费劲,你啥时候能象人一样懂事啊!”小伙子赌气道:“你天天开车,又没电动车,难道让我帮你把汽车扛回家吗?”我大怒:“不许顶嘴!”又一次谈话以不欢而散告终。
再一日,帮朋友的孩子接孩子放学回家,那孩子与小帅同车,一路天南海北讲个不停,不时带我们阵阵欢笑,我被那孩子的开朗和热情深深感染着。回到家,我又感慨道:“看看人家XX,多开朗,你要向她学习,别总是见到生人就不敢说话!”儿子终于被激怒了,大喊:“人家的孩子再好,也是人家的,我就是我,以后别总拿别人的孩子说事!”
看着小帅转身的背影,我仿佛嗅到了他伤心而愤怒的气息,我忽然觉得自己错了。仔细想想,自己的孩子是优秀的,她学习努力,成绩优秀,穿着朴素,不讲名牌,在学校经常给同学讲题,也不跟同学计较个人得失,关心班级,人缘也很好,不张扬,不嫉妒,性格平和,其实细数起来优点是很多的,我为什么非要拿她的弱点去跟别人的强项相比呢?
后来跟好多同龄的孩子聊天,才知道,现在的孩子最不喜欢父母说的一句话就是:“你看人家XX如何如何了,怎样怎样了。”而我恰恰犯了这样一个严重的错误。
在我们身边,好多家长老把别人的孩子树立成自己孩子的榜样,这种家庭教育方式相当普遍。其实这是一种盲目的心态,孩子在成长中应树立自己的价值观和形成自己的追求目标,而外在压力剥夺了孩子自身的能动性,使孩子在人生的旅途上成为了一名乘客而不是司机。同样,这样的教育也忽略了孩子成长的个性因素,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和其他人没有太多的可比性。而且不同家庭的养教方式也会培养出不同的个体。所以,这样的对比教育非常容易使孩子产生挫败感,不利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于是,孩子在成长中遇到困难就会恐慌、退缩,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伤害。
避免这样的错误教育,就是要用欣赏的眼光而不是挑剔的眼光来看待孩子,并教会孩子去发现别人的长处,真诚地赞赏他人。生命之间是无法比较的,我们应该感觉自己的孩子永远是最好的、最优秀的。即使孩子现在还不能让我们满意,但我们要学会等待与忍耐,不要过于心急,要以一颗谦卑的心来感谢生活,学会多想想孩子的好处,感谢孩子给我们带来的幸福和快乐,不要老想他的不是。调整好家长自己的心情,少责骂批评孩子,多给予他们赏识与鼓励,他们才会有信心继续前行,活出更精彩的人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