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有三多,山多、美女多、辣椒多。
我觉得还要加一多——美食多。重庆火锅、重庆烧烤、重庆干锅、长江鱼、毛血旺、酸辣粉、担担面......花样繁多的美食遍布大街小巷。
因为重庆人爱吃,所以不仅本土美食出彩,外邦菜也是遍地开花,泰国菜、韩国菜、日本菜、西餐、湘菜、广东菜等。所以,无论是豪华的高档酒楼,还是在幽静的小巷深处,美食无处不在。
大家如果来重庆,有两件事必做,一是吃火锅,二是看美女。不知道是否因为爬坡上坎多,重庆的长腿MM也特别多,华灯初上时,解放碑、观音桥步行街美女如云,是帅哥们“打望”的最佳时机。
在重庆除了美食和美女,有数千年历史的瓷器口古镇也是鼎鼎大名。磁器口始建于宋真宗咸平年间,一直到清朝初年,因盛产瓷器,故而得名磁器口,由于位于嘉陵江边,占有重要的地理优势,也成为当年最重要的水陆码头。如今的瓷器口已然成为旅游胜地,用崭新的面貌迎接四方宾客。

石梯下是嘉陵江小码头,也是瓷器口千年前的物资集散地。

古镇里还保留着原汁原味的老建筑,但大多数居民已经搬离。

瓷器口虽是古镇,但更像美食一条街。没有龚滩古镇的古色古香,也无丽江束河的风轻云淡,这里是好吃佬的天堂,能找到各色小吃,古镇鸡杂、毛血旺、邮亭鲫鱼、烧鸡公、陈麻花。。。。。。 HOLD得住的古镇,HOLD不住的美食。
吃货们通常是走一路,吃一路,买一路。



人来人往的街道,拍照时正是酷暑的午后,室外温度40°,但热浪依旧无法阻挡游客。

每逢节假日,瓷器口会张灯结彩、人山人海、寸步难移。虽然浓厚的商业味已将古老的色彩抹去,但其独有的美食文化,仍吸引着广大游客。
各色店铺,人来人往,古镇外是沙坪坝街区,所以在古镇里可以见到现代化的大厦。

古镇里很有特色的茶馆,坐在二楼,推开窗口就能见到翠绿枝头,惬意清闲。
干净滴古镇,虽然游客多,但街道依旧很整洁。

瓷器口最出名的特产是麻花,有甜、椒盐、麻辣、蜂蜜等口味。吃进嘴里香甜可口,酥脆化渣、回味无穷。一走进古镇,会看到铺天盖地的麻花店,请记住,只有这家——“陈昌银陈麻花”才是最好吃的。亲,不包邮哦。
此情景是在42°的高温下,陈麻花粉丝们在烈日下排队抢购的盛况。

亲,很热啊,有木有。
亲,长长的队伍排出了好几米。
亲,每次去生意都是这么好,排队很辛苦有木。
亲,看来吃美食势必要付出辛勤的劳动有木有。

堆积如山的陈麻花,看得人口水直流,刚出炉的小麻花,还冒着热气。食客等得腿抽筋,老板数钱数到抽筋,
双赢。

食客们大包小包的买,可以现场真空包装。
美妙的麻花们滴特写。

色泽黑黑的小麻花儿味道也挺好,好像是椒盐滴,大家买麻花时每种口味的分量少买点,然后多买几些品种。
我最爱这种咖啡色包装滴味道。

买完麻花,咱去打望其他小吃咯。一位大爷在打年糕。
热腾腾的糯米倒进石锅里,木槌提起来,捶下去,一锅热腾腾的新鲜糍粑就要出炉啦,上面浇上红糖汁,糯米类食物,是我的最爱。
转眼间,整颗的糯米变成了米泥。
很有黏性和韧性,肯定特别好吃。
现场吃完新鲜的热糍粑,还可以买一包回家,裹上鸡蛋液炸着吃,再沾点白糖、黄豆面儿,想想就巴适。

又是另外一家手工糖店,吃食们都是存手工制作。

花生酥,地球人都知道好吃。
芝麻酥。

葵花籽糖。

芝麻花生糖

只加了花生的花生糖。
大名鼎鼎的牛杂糖,确实很像厚厚滴牛皮,我的牙口不好,只能远观了。

各类瓷器口的特产。


随处可见的小吃店,来瓷器口之前一定要空着肚子哦。

瓷器口的古镇鸡杂,是重庆的一大特色,大家如果来了一定要吃哦。
饮料小摊,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当地居民将自家的房屋设成了店铺。

烧烤摊,摊主还挺帅滴。

古镇里的铜像。

嘿嘿,猜猜这一碗是什么?喝的还是吃的。

原来是做糖画的材料,这是手工艺人很厉害,随手一画就是很多栩栩图案。还记得很多年前,这种糖画在我那个年纪是最风靡的小吃。

最后,以一个专注看糖画的重庆美女图,结束瓷器口美食行喽。

米米整理的2011黄山最新旅游攻略
(点击上面的标题查看攻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