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用阅读的方式纪念金庸先生(图)

(2018-11-02 11:15:41)
标签:

金庸

武侠小说

小学生读金庸小说

武侠精神

香港孩子读金庸

分类: 宝贝日记(10-11岁)

                                  用阅读的方式纪念金庸先生

用阅读的方式纪念金庸先生(图)
2018-11-02           乐乐10岁10个月  远远10岁7个月   图文/乐妈妈


       那天,10月30日,晚上,回家后,我收拾卫生,孩子们在完成作业,我们各自忙得不可开交。我边忙边想着,呀,这时间过得可真快呀,一转眼十月份就要过去了!就在这时,却惊闻金庸先生离世!一时间,我的思维有些混乱,这是真的吗?时空好像凝固。我停在那里,竟不知自己该做什么?凭着直觉我相信这个消息会是真的。心情非常复杂。这两年来,是乐乐对于金庸小说的痴迷让我开始从文本接触武侠小说,也开始关注着有关金庸先生的各种事迹和传说。也是乐乐引领使得我走进更为广阔的阅读世界。可是,这才没过多久,就传来金庸先生的消息。突然面对这无常的世事,一颗心无法安顿,我悠悠的对乐乐说,乐乐,金-庸-先-生-去-世-了!


       可是乐乐却少年不知愁滋味。他竟是笑答,啊?去世了!真的?哎呀,我恨金庸先生!!

       我皱了眉头,追问:你?!你不是金庸迷吗?如果他去世了,你竟然要恨他?这是何故呀?

       妈妈,我恨的是他没有写再多一些的书,这么快就去世了,他应该再写多一点嘛!!那么好看的书!!我都看不够,我想再看多一些再多一些。

       呼~~还好,童言无忌。是呀,再写多一些精彩的武侠小说多好呀!

       我们的对话让在客厅里温习的远远听到了,他接着我们的话说,“哎呀,今年怎么啦?这么多的名人都去世了呢?有霍金啦,有饶宗颐啦,有金庸啦。还有那个高锟,哦对了,台湾还有一个,叫什么?。。。。。。”你想说的是余光中吗?我问。对对对!远远赶紧回答。突然,我不得不对远远重视起来,不错嘛!能关心时事,还知道那么多名人的名字。值得表扬喔!

        今日突然得悉大师辞世,震惊之余,我不仅在脑海一次又一次的回忆着乐乐的阅读武侠小说之路。 

两年前,我曾经写过题目为“小学生是否应该看金庸小说”的博文,介绍乐乐看金庸小说的历程,也表达了自己对于小学生看不看金庸小说的疑惑和探讨。

时光飞逝。两年的光景就这样流走了。这段时间里,乐乐不仅早已看完了金庸先生的全部武侠小说(共36册)。他大约是四年级时开始接触金庸小说,从《神雕侠侣》开始,之后就一发不可收拾,他用不长的时间就看完了全套上36册。五年级,又再拿出来,从头到尾看了第二遍(他看书极快,所花的时间也就有限)。在两次的阅读期间,虽只是隔了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乐乐不管是阅读的能力或是心智的成熟方面都已经有了量变到质变飞跃。再读第二遍时,他几乎是利用零碎的时间,比如睡前,饭后,上学出门之前,做完功课之后等等,以一天一本的速度完成的。我有意把金庸系列特别放到家中书架上的最最高层。他依然一有空拿着凳子垫高去取来一读再读,可见金庸小说的吸引力和影响力真是不一般。

就这样,小学还未毕业,乐乐却成了不折不扣的“金迷”。我也不再有小学生是否能看武侠小说的困惑了,相反的,以乐乐的经历来看,武侠小说,尤其是金庸先生如此优秀的作品应该尽早的为小学生提供。小学阶段,孩子们有着大量自由的阅读时间,而小学阶段也是塑造孩子性格与志向的极佳时机。学校的课业当然是不可忽视,但是金庸小说里包涵的大量传统文化知识,历史,地理,诗词,书法,音乐,绘画,茶文化,酒文化等等无不为孩子提供了一个接触博大精深中国文化的极好渠道。这些东西学校是不会教的,或者即便有教也只是零星的,如蜻蜓点水般的涉及而已。于是,武侠小说里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便是学校教育的一种最佳补充,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某些缺失。尤其是乐乐,由于从小接触不少的古文经典,在阅读武侠小说时就更有亲和力和感染力。比如,我们在闲聊谈到黄药师的“落英神剑掌”时,乐乐背过《桃花源记》,很自然就知道词典出处,然后再教远远一起背诵《桃花源记》这样的学习因为有了武侠世界的参与就变得有趣好玩而更能为孩子们接受;比如,乐乐看到了杨过的“黯然销魂掌”他就立刻悟到那时的杨过因为思念小龙女,会是怎样的一种伤心与忧愁;还有金庸小说里的那些历史的大背景更是孩子汲取历史知识以及对于历史本身产生极大兴趣的切入点。《射雕英雄传》的历史背景是宋元交替时期,《书剑恩仇录》讲述的是反清帮会的各种传奇故事。小说的离奇精彩和现实历史各种碰撞和交错会在阅读的进程中很自然的激发孩子自行地去寻求和探索其中黑白与真假,是非与曲。乐乐就常常在阅读的同时自己上网或是找书籍查阅小说和历史的真伪,还常常把自己所知滔滔不绝的讲给我听,有很多知识点连我自己都是第一才听说的,就等于也给我扫了盲。这样阅读过程在潜移默化的浸淫中,构筑孩子的价值观,人生观,这对于孩子未来人生道路的影响将是不可估量的。它甚至超过学校那些课业。

 

当然,也许有人认为中学生看武侠小说也不错。时至今日,我自己颠覆以前的某些偏见,却觉得中学生已经不是看武侠小说的最佳时机了,因为中学不同小学的轻松,课业增加,学习任务也日益繁重,在时间上也不会比小学充裕,学生必须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学习各种知识上。而且如果到了中学才接触武侠小说,恐怕其目的性会比小学生更功利些,其追求故事情节和阅读快感的比例要大得多。如果是那样的阅读就等同观看电影电视的层面,恐怕到了那时,阅读的质量就要打折扣。况且好书实在太多太多,一个人穷尽一生也难以全数阅读,中学生应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更广更高涉猎。这是我在乐乐身上得到一点和以往不同的体会。大概也未必完全正确,但对于乐乐却是适合的一条阅读学习之路。 

  金庸先生构建的武侠世界和精神已经通过阅读原著的方式深深的植入孩子的心田。这是与我们自己就小时候通过影视接触武侠故事有着根本的区别。那种纯粹追求故事和情节的方式完全不是一个档次,在原著里,金庸先生强大的文字功力,渊博的学识,开阔的胸襟,以及那种令人神往敬佩的家国情怀很自然的在字里行间,在阅读的进程中影响和塑造孩子的性格品德。成了孩子成长路上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我曾经在闲聊时问乐乐,你说我们为什么一定要爱国呀?乐乐回答,没有为什么,只因为我们的祖国是中国,而我们是中国人,就要爱自己的祖国!他说,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我们不能像杨康那样认贼作父而去爱别的国家吧?!我们应当学习郭靖那样为国为民!虽不过是小孩儿的信口胡言,那一刻,我却非常欣赏孩子的见解。尤其是生活在前殖民地,生于斯,长于斯,很多学生,甚至是成人。那种对于身份的认同,家国的归属都介于模糊的状态。在这点上来说,乐乐的得益无疑是令人欣慰的。

如果说孩子的阅读只是他自己在看书,默默的输入,旁人是无法知道他看了这些书到底是有怎样的影响和得益。但是,据我的观察,乐乐看过之后,在年龄上小三个月远远成了乐乐武侠小说的最佳输出者。他们一起观看电视剧时,乐乐自发的充当了远远的解说员,他每每耐心十足的为远远讲述各种剧情,为他预告故事的去向,甚至分析改编过的电影电视和小说的不同之处。有了乐乐的陪伴,远远也迅速的进入武侠世界的广阔天地。他们有时还自发切磋”降龙十八掌“,乐乐念念有词,亢龙有悔,。。。潜龙勿用。。。。。飞龙在天。。。。远远疑惑了,他忘记出拳了,改问乐乐,什么是潜龙勿用?飞龙在天又是什么呀?乐乐便会回应说,潜龙勿用就是指很多事情在最开始的阶段是默默无闻的,这说明事情还在潜伏的阶段,所以还不能用,不能成功。。。。。乐乐知无不言的为远远做各种解释,我不知远远能理解多少,但起码在不知觉知中,通过武侠小说他们一起掉进了《易经》的坑里,进行着一种潜移默化的熏陶,而且这种熏陶是快乐而有趣的。乐乐在读《天龙八部》时,远远常常在一旁蹭着看,可是,他又由于阅读的能力所限,对于书中的故事情节既急且痒。。。。。。有时我还见到乐乐甚至拿出原著,直接为远远朗读一段原文。就像我当年在为学前的乐乐朗读故事那样。这样就出现了一种欣喜的画面,一个五年级的小学生给一个四年级的小学生读书,而且是非常厚重的金庸小说。对于成长中的孩子们来说,那是多么美好的阅读时光,真希望这样的时光能够再长一些才好呀!此时,我心中又充满感激之情。多年来,我顶着各种言论和压力为孩子铺就的阅读成长之路到头来却带给我自己极大的阅读空间和感悟。 


今年乐乐和远远同为十周岁,而他们的实际年龄只相差三个多月。有妈妈看到远远和乐乐站在一起拍的照片时,曾经笑言这俩孩子哪里像差三个月,简直就是差三年嘛。网友妈妈指的是乐乐和远远的身高。因为乐乐比远远要高出一个头还不止。关于这点,却是完全不用担忧的事,远远的个子属于晚熟型,他的爸爸也是在上初中时一下子就窜到了1米8的个头,而运动型远远完全具有这方面的基因。这是先天的条件所决定的,所以也就不足为谈了。可是在阅读的层面上,则几乎没有先天的恩赐。乐乐和远远的差距又何止是三年?据我长时间对于远远的辅导和观察,如今已经是五年级的远远还不能企及乐乐幼儿园刚毕业时识字量和阅读能力的程度。现在的远远还只喜欢看字少图多的书,乐乐在学前已经可以自主阅读大部头的纯文字书。这样的比较有时真是很令人沮丧和灰心,因为深知孩子早期教育的至关重要,我常暗自抱怨,好不夸张的说,远远在最早期的那些年里浪费足以抱憾一生。在早期阅读方面的缺失也就在很大程度限制着远远学习的专注力和理解能力了。所幸远远还可以经常和乐乐在一起,耳闻目染的,这长久的时间以来,他跟着乐乐接触了许多优秀的阅读作品,还有我在帮助他能够自主阅读时给他提供的各种有用阅读资讯。过程是十分艰难的,进度也是十分缓慢的,但是,相信很多作品即便只是皮毛上的触及,它们已经在远远的心里埋下美好的种子。我亦相信只要时机成熟,这一切都将是远远生命中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当然,这些所谓的财富没人看得见大概没人会在乎。所以未来日子也就在远远自己的造化里了。

时间有限,今日做个简短的回顾。匆匆成文,暂且用阅读的方式表达对于金庸先生的敬意,缅怀一代文坛巨匠,感谢大师为我,为孩子,为全球华人带来这一笔无限精神财富!

 

用阅读的方式纪念金庸先生(图)
乐乐的金庸全套(36册),即使翻阅多遍的书,依然还是洁净如新!从小我就教导乐乐爱护书籍,这一点他做得非常好!

 

 

用阅读的方式纪念金庸先生(图)

为了培养远远读书的兴趣,去年,我挤出时间,特地带远远去金庸馆参观,没想回来后,学校老师要求写作文,他还主动的想起写有关去金庸馆参观的事(如下图),并表示由此喜欢上“武侠小说”

用阅读的方式纪念金庸先生(图)

 

 

用阅读的方式纪念金庸先生(图)

用阅读的方式纪念金庸先生(图)
这是乐乐第一次将近读完金庸小说时在金庸馆的留言,那时八岁。充满童趣童真的即兴字画让人看着开心。相信等到十八岁,二十八岁,甚至更远的将来,金庸的武侠世界永远不会褪色!

 

仅以此文纪念悄然离去的大师,他的武侠精神永存人间!!用阅读的方式纪念金庸先生(图)用阅读的方式纪念金庸先生(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