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远居然能作诗

2018-02-01
远远9岁10个月
乐乐10岁1个月
图文/乐妈妈原创
期末考试已经过去了大半个月了。考完之后,学校基本上没有家庭作业。每天只要上半天的课,基本玩的时间比较多,孩子们的时间悠闲很多。很多同学开始过上了非考试的理想生活,用大片的时间来玩乐,玩游戏,用他们的话来讲,考完了就要彻底轻松一番;有的同学则继续游走在补习班里,只是心态有别于考试前的紧张和焦虑。家长们也如释重负的说,考完了,就该让孩子尽情玩!
而对于乐乐来说,我要求他平时如战时,战时亦如平时。考完试和没考试的生活基本没有多大的区别。那种考试紧张,考完就轻松的普世观念对于乐乐并不太合适。只是考完试之后,学校大多数日子只要上半天课,他能有更多的空余时间去做他想做的事,读他他喜欢的书籍,他还自由的自己去同学家里玩。他的生活既在我的安排之下,又可以爱他自己的意愿里游刃有余。考完试之后,他的各种学习并没有停止,每天照样按时进行中文经典诵读和英文原版书的学习。
对于远远来说,他毕竟没有乐乐那么自律和自觉,他还需要我的陪读和不断的提醒。考完了,他又处于比较放任的状态。我不想他因为放任而浪费太多学习的大好时光,便试着和他商量,考完试,他仍旧每天要完成我们平时安排的日程事宜,早上起床后,朗读原版英文《猫武士》,下午放学后他依然要按章诵读《道德经》(已经完成全部八十一章的第二轮诵读,有部分章节可以背诵。)《声律启蒙》(共十五章已经完成十一章);晚上回家后,则在乐乐的带领下学习英文原版书《夏洛的网》和生词卡记录。这些既定的项目由于是在之前协定好的,远远还是每天完成得比较令人满意。也渐渐养成了早读和晚读的习惯。只是我记得他就记得,我不记得他也经常会忘记,所以小学阶段,大人的介入和执行非常必要,孩子小的时候,对大人还是比较信任和依赖,大人的坚持就是孩子的坚持。
孩子们需要早睡早起,远远有时睡到半夜要起床上厕所,而我通常还没有睡,有时我看到远远迷迷糊糊上完厕所,他不是回到床上接着睡,而是径自走到书桌前,拿出英文原版书就要开始读。原来他没有完全清醒,以为已经天亮了要起床读书了。而翻开书后,却困得差点就睡倒在书桌上。看得我在一旁忍着笑偷着乐,一边把远远推回房间床上。到了第二天,我问起这事,远远茫然不知情,却把乐乐逗得笑弯了腰
。可见习惯的力量实在不容小觑。
考完试,早上上学的路上,这段时间,远远暂时不用再温习学校的中英文听写内容。我建议远远每天背唐诗,就像乐乐小时候那样,我们选一些比较简单轻松的唐诗,让远远在路上,在车上,尽量利用零碎的时间读一读,背一背。学校在这方面基本上是比较欠缺的,除了教科书上几片有关传统文化的小文章或是诗歌之外,每个学期学校只是发了一本薄得可怜的,只有数首简单的,家喻户晓的绝句或律诗让学生带回家背诵,而且要求不严,不用考核,不用交功课,这样一来,家长不重视,学生也无所谓,而这样的一种传统文化的学习方式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几乎为零。所以孩子在这方面的积累和修养只能是靠家庭方面在完成,没有别的路可走。而学校里学生的中文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换句话说,在大多数家庭和孩子不重视甚至是忽视的部分,我们却花大量的时间在积累和努力,一首诗孩子读过几遍,读通顺了就基本会背诵。不为别的,只是想在增加远远的识字量的基础上,能得到更多诗词的,人文的熏陶和修养。
这是一个口头的协定,远远基本上比较接受这样的安排,只是他经常会忘记,早上上学的路上,如果他忘了,我也因事务繁忙不记得,常常那天就错过了。他需要我提醒,我通常出门时会问他今天想背哪一首,由他自选择,远远属于自主性强的孩子,凡事顺着他的意思,执行起来就会比较顺利,如果是我选的诗词而他不愿意接受的,这天的背诗行为效果就很容易因为远远的抵触情绪而泡汤。所以我也学乖了,在和远远的相处中,我学会了不动声色,不露痕迹,貌似把更多的主动权交到他的手中,只要大方向没偏离,小事都由他自己决定。这样一来,远远的背诗一事就顺理成章起来,效果也就比较显著。
考完试
到今天应是背了六,七首。记得第一首诗是王维的《相思》,远远爱吃红豆沙饼,我也不知此红豆是否彼红豆,反正这第一首背得愉快。
-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第二首是《四时田园杂兴》(其一)
作者: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第三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作者: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唯有蜻蜓蛱蝶飞。
第四首背的是
李白的《朝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凌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在几乎所有乘客人手一机,人人刷屏的地铁车厢里,远远小声轻念(生怕吵到他人)。他一字一顿地用普通话读唐诗的情景让人精神为之一振,连坐在一旁的大叔都向远远投以赞许的微笑。远远的读书声仿佛一股清流,流淌在混沌不清的人世间,让人看到希望,也感到欣慰。 背了一会儿,远远开始有点熟悉,而且可以很流利朗读。他开始很有底气的要去考核乐乐,还要让乐乐也来背唐诗。乐乐看了看那首《朝发白帝城》,胸有成竹,一下子就全背出来,而且还能自发的为远远讲解那些不认识的字词。
对于乐乐来说,这是非常容易的事,因为这样的诗已经早早的印在他的灵魂里。背完之后,乐乐淡淡的笑着说,这诗,我一看就会背。他又好像猛然醒悟道:”我好像很久很久以前就会背这些诗歌了,让我想想,好像是两岁吧?“然后,乐乐把头转向我又问:”妈妈,是吗?我是不是两岁就会背这些诗歌呢?那时候我还会背很多其他的诗呢!哈哈!“乐乐边说边勾起他幼年读书的情景,满是开心愉快的回忆。远远今年就快十岁了,而乐乐在两岁时上就已经有了为数不少的唐诗之类的累积。这俩孩子,一去相差整八年!想当年,我一边在教乐乐念唐诗,一边在质疑孩子那么小,这样机械的背诵有意义吗?如今,却在这样的事情上恍然大悟,幼年时代让孩子背诵,实在不是填鸭,而是填牛,这是一种必要的积累,你永远不知道,早年的那些不懈的努力会有怎样的结果。但只要坚持,它能让人们在不自觉中完成大量的积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力量的积蓄就会在某一个瞬间爆发,这大概又是人们常说的水到渠成。
第五首是李峤的《风》;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
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
入竹万竿斜。
我已经不记得乐乐什么时候背过这首诗了。但我觉得这首《风》十分形象,简单易懂,整首诗给人的感觉非常大气爽快。而且诗中有很多数字值得孩子玩味。这样活泼而有动感的诗,非常适合机灵好动的远远背诵。我突发其想,在小白板上把这首诗写出来,特地将其中的数字全部抠走,留了空白让孩子们猜字,填字。这一招果然灵验,孩子们一下子就被这样有趣的数字游戏给吸引了。远远因为好玩有趣,胡乱差了半天没有猜中。乐乐却属于比较冷静,他一直在动脑筋,但也是半天没有估到,我给他们开了个头,“解落三秋叶。。。。。。”
然后,慢慢地,后面那三句的数字,“二”月花,“千”尺浪,“万”竿斜。乐乐居然全对!我很奇怪问他,这么厉害,全说中了?!是自己知道该填哪个字,还是根本就是记得是哪几个字?
乐乐回答,我也不知道呀。反正就是说着说着就能说出来,还居然是对的,他自己也不自觉。可见幼时背诵的童子功一直没有白费。我们永远不知道,当时种下的种子什么时候生根发芽,只要耕耘不问收获,并不是没有要求,而是我们必须学习拥有一颗不带功利,善于等待的心。
时间真是快得令人来不及记录,一不留神就悄无声息的溜走了。我尽量把孩子们的时间留在他们所学的知识里。考完试,一转眼就要放假过年了。如果这些天,远远不背几首唐诗,也看不出他的日子有什么不同,只是,积累的力量总是在悄悄的积蓄,我相信,有朝一日,这种无形的力量会在将来的某一天,可以支持孩子们在自己人生路上的度过种种不易和艰辛,同时也给未来的生活带来非一般的乐趣和品味。

我常和孩子们玩这样的文字游戏,写出一首诗,让他们填字。秦时明月汉时
?乐乐说是,汉时明;远远则说,汉时阳;然后,我再把正确答案公布给他们看。
不为孩子们到底会读哪些诗,只是希望在玩儿中培养孩子们多动脑筋,爱思考的习惯。
《把酒问月》
远远懂得说出”知多少“,还是有一定深度喔;乐乐却说是”何长久“,看上去好像也蛮恰当滴喔;我也假装不知情,胡乱掐三个又白又土的“当空照”
。最后,我公布答案“皆如此”。虽然最终没有人说中答案,但是却得到乐趣和知识。关键这还是孩子们喜欢的游戏。
就在台湾诗人余光中逝世的那些日子里,我挑出他的这首《乡愁》让孩子们朗读。远远在早餐前流利的读了几遍后,出门上学,在路上,他神清气爽,心情愉快。他背着大书包,飞快的跑在我和乐乐前头,在不远处突然停了下来,笑着大声喊:“乐乐,我在这头,你在那头!”然后,接着飞一般的跑出一段路,又停了下来,还喊:“姑,我在这头,你在那头!”
我只是让他照字朗读,我没有给他们做任何的解释和说明,孩子们总是会有属于他们自己的理解和体会,我想这样的学习过程大概就是一种理想的状态了。
又一日,乐乐因为《史记》的精读到了楚汉相争的篇章,我就随便把西楚霸王的《垓下歌》抄下来让远远和乐乐朗读,熟悉一番字词。远远很喜欢做没有做过的新鲜事,他也很喜欢帮忙做家务活,偶尔帮我提重物,气喘吁吁的使尽了吃奶的气力,他还不忘脱口而出:“我~~我~力拔山兮气盖世喔!”呵呵~~
每一首诗,我要求远远在会背诵的基础上要会默写,由于时间有限,通常是第一天背诵,第二天就可以默写出来(因为不是正式的要求,远远有时把字写得凌乱,一阵风估计可以吹得一干二净
我总是感觉他在画字而非写字),我希望通过这样的训练让远远的识字量提高。会不会写,写不写得出来很重要,一首诗,即便远远可以背得滚瓜烂熟,但是往往是落笔忘字,收效甚微,这样的问题也表现在远远的考试当中,他常常是卷子上的题目看得懂,也知道该怎么回答,但是真正答题时却两手空空,脑字一片空白,甚至一个字也写不出来,最后结果是不能得分,一片枉然。所以必须重视远远实际有效的识字量和书写能力。他和乐乐不一样的地方就是时间上的紧迫性很强,已经是四年级了,不认得字对于各种学习考试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乐乐却不同,由于在早期认字,他从认字到识字会写字这中间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缓冲期,这漫长的时光足够乐乐去吸收和消化平时看到的,学到的字。即便他认得的字在数量上是巨大的(大概从幼儿园大班到一年级,5,6岁时就可以独立阅读很厚的纯文字书),但对于乐乐,这仍然是个轻松无压力的学习过程,更是一个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功夫。那么,同样的方法用在四年级的远远身上显然已经是太迟了。我只能与时俱进,用变通的方法去引导远远,争取用更的时间去获得较多的成效。
我教孩子们读各种诗歌,我也鼓励孩子们作诗。远远在乐乐的影响下,也开始动了自己要作诗的念头。上一次,是乐乐作了一首小小的诗《小白花》,远远看见了,羡慕不已。他告诉我,他也想作诗
,我在心里偷偷的笑话他,你这中文水平还作诗呐?!嘴上却笑着对他说,“嗯,很棒的想法,我相信你也一定可以作出一首好诗的,到时我也把你的作品用电脑打印出来,再写上作者:远远,好吗?!”我的马屁一拍,远远尾巴都快翘到天上。自信心嗖嗖的往上窜。我让他自己拟题目,把想作的诗念出来给我听。他说,他想作的题目叫《我的贴纸》。但是念了半天,狗屁不通的样子。我也搞不清他想表达什么。我建议他在学校里的时间有空再自己想想,要怎样写出这首《我的贴纸》。等放学了再告诉我。他愉快的答应了。果然,不出所料,放学后的远远,竟然把自己“写”的一首“诗”念给我听,我用笔纸帮他记录并整理出来。没想到,竟是一首很有意思,充满童真童趣的一首“诗”喔!

今天就先分享这些啦,希望孩子们和我继续努力加油!!谢谢关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