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才还需要努力吗?

(2017-11-13 11:35:38)
标签:

育儿

天才

努力

教育

读书

分类: 宝贝日记(9--10岁)
                                                       天才还需要努力吗

天才还需要努力吗?
                 2017-11-13                乐乐9岁11个月                             图文/乐妈妈原创

      周末乐乐从学校带回中乐团的老师给他们每个同学布置的一项名叫“音乐科自学册”的特别作业。这项作业是额外的功课,只要求参加中乐团的同学做。那是一本特大开本的本子,每个同学轮流带回家完成,而每个同学负责介绍一种中国传统的乐器。形式不拘,内容自定。但要求图文并茂。我倒很喜欢这样的一个作业,它与平时老师布置的那些课内的一定要做的功课有着很大的区别,没有具体的要求,怎样做全凭个人自己的喜欢和决定。也正因为不是严格的要求,从这个作业完成的质量和各种细节中,你完全可以看出同学与同学之间的差距和不同之处。

       这个作业对于同学们来说可以说是一个比较大的工程,而且是耗时耗力的工作。对于现在连周末都是忙忙碌碌的同学,要完成也是相当不容易。当然,你也完全可以随便在网上找些资料直接抄上或是贴上去就可以交差。

       因为是大家轮流做的功课,这个周末刚好轮到乐乐来做。星期五,他把那个大大的本子带回家给我看时,我见到在乐乐之前已经有5个同学完成了。受前面几个同学的影响,乐乐说,他就学前面那些同学那样的格式和内容,在网上找些资料抄些下来就可以了。他说,”妈妈,我已经决定了,我要写『笙』这种乐器。我就像同学这样在网上找好一些资料抄写好了,再找几张图片,你帮我打印出来,我在自己贴上去,这样就很好了!“乐乐说得没错,依照他说的做出来也非常省时省事。

       我说,“嗯,这样做没错。你看看前面的几个同学做的,有的同学做得比较简单;有的同学比较详细;有的字多;有的图多;有的有自己的画作;有的是网上找来的图画;有的是打印的;有的却是手写的;同学们各有特色,你自己想学哪个同学的哪些做法,你想好了吗?”

      经我一问,乐乐又一次打开那本子仔细看了又看,开始开动脑筋,说:“我要找『笙』的由来;介绍它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发声的原理),还有有关于它的小故事。

       我说,”不错。你要写的这些内容有好几个不同的部分,你想好了要怎样安排它们的位置吗?你要介绍的是『笙』这种乐器,你想好你的主题写在什么地方,要怎样写吗?各个部分又是具体怎样安排了吗?还有你想好你找的那些资料是要直接贴上去还是要用手抄了吗?“

       乐乐开始在纸上比划,他告诉我他要写的那些内容的具体安排位置。这个时候,乐乐想在哪个地方写什么东西,要怎样写,怎样安排等等,已经比开始时他说的要像同学那样找些图文抄上贴上要具体得多。

     其实这样的作业非常需要时间,真正做的时间倒是很快,但前期的准备却快不了,除非想草草了事,也没有人会责怪。但我希望乐乐能在完成这个作业的过程中学到更多,得到更多的体会,这比结果本身要重要得多。但这一切却是无形的。乐爸爸常发微信称赞我可以在孩子身上“行无言之教”,使得乐乐总是能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又有家长奇怪为什么我总可以让乐乐的学习那样的轻松而成绩又总是那般的出众。我想对于孩子,我不是神仙,我也没有魔法棒。有句话叫“母鸡也会爱自己的孩子”可是怎样才能给予孩子更科学更适合孩子本身的爱呢?我能做的只是在孩子的身上多花时间罢了。周末是我最忙的时间,我几乎要忙得顾不上孩子。乐乐和远远周末的活动全是他们自己独来独往,有很多家长可以参与的亲子活动都是排在周末,而我却没有时间去,总是很抱歉的对孩子说,妈妈只有缺席了。我以只能想办法以另外的形式给予弥补。我利用早上出门前的一点点有限的时间和他聊了聊他的这个特别的作业。启发他想好如何布局,然后给他时间自己去找他想要的资料,晚上回家,我再挤出将近一小时,协助他完成。这当中我给乐乐完全自主权,要用哪些资料,要怎么样安排全凭他自己的意愿。我只不过是负责他的后勤工作,帮他打印图文,准备各种纸张文具,还有就是花时间陪伴。。。。。。
 
       经过我们的努力,当乐乐的作品大功告成。一幅完整的画报展现在我们眼前时,乐乐眼睛一亮,他突然说出的一席话实在让我感动,他说:“妈妈,你知道吗?我真的要谢谢你,你太好了!我们很多同学的爸爸妈妈并不是像你这样的,有的同学说他们的爸爸妈妈看到有这样的作业时会说,哎,搞这么多东西,这么麻烦!自己去做!我没空,别来烦我!而有的同学的爸妈甚至连他们做什么都一概不知不管不顾。他们不像你这样给我很多帮助。妈妈,我有你这样的妈妈真是太好了,真开心,谢谢妈妈!”其实,在陪伴孩子的过程对我而言是那样的自然,我只是想尽自己的能力和责任给予孩子多一些的支持和帮助,但我却不曾想到,当孩子看到那个符合他自己意愿的完整的作品时,他会不由自主,由衷的,自发的向妈妈表示感谢。他会想到他的很多同学没有他那么幸运。并由此心怀感恩之情。
 
       但在现实中我仍然有所失望,当乐乐开心的拿着他的作品展示给大人们看时。由于是比较用心做出的画报,自然比前面的某些同学看上去好像要漂亮得多,有长辈并不了解我们的整个制作过程便对乐乐说,“嗬~~做得真好!我们的乐乐就是没得说,简直是出类拔萃!那些同学哪有你做得好呀!都比下去了!乐乐就是最棒的,无论做什么都别人好。。。。。。”
 
       人们的比较,分别之心无处不在,而且是无时不刻的在影响着孩子。我很喜欢放在文章前面的那张照片,它是乐乐和同学们放学时我突发灵感帮他们拍的,那天因为远远要在学校足球队踢球穿球衣,同学却是参加童军活动穿童军服,而乐乐没有特别要求穿其他服装就穿校服,就这样三个孩子以各种形象出现在我的眼前,我突然觉得真的很精彩,这个世界本就是多姿多彩多样性,我们不能总在统一的要求和标准里去划分孩子的好坏优劣,如果能给孩子多些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去探索和发现自己,并能最终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该是多好呀!
 
       就像乐乐和他的同学们的这个作业,事实上是无法比较的。做得不好的同学自然有他不好的原因,而且是多方面的。每个孩子的背后都有其各自的家庭背景,有着形形色色的父母和长辈。我们永远无法揣测别人做的不好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更不能依照自己的想法就去贬低或是对别人的作品有所说法。而只有经历了才知道,乐乐的作品里并几乎不见天才的成份,从开始,到经过,到大功告成。这一系列过程中,更多的是用心,努力,坚持,耐心和责任,缺一不可。乐乐即便是天才,今天如果没有这些努力,他依然拿出这份“成功”的作品。所谓成功需要1%的天才,还需99%的努力!何况乐乐根本不是天才!
 
 
       我把乐乐和同学们的作品贴出来做个参考,亲们能在孩子们的作品中看到不同吗?
天才还需要努力吗?
                                                              (封面)

 

 


天才还需要努力吗?
                                                                    (老师的话)
 
天才还需要努力吗?

天才还需要努力吗?

天才还需要努力吗?

天才还需要努力吗?

天才还需要努力吗?
        最后这张是乐乐的作品。没有好与不好!就算是在这里做得比别人好,又怎知天下之大,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更重要的是孩子在完成的那一刻有着满满的成就和满足感,还有对帮助过自己的人的那份深深感激的之情,这便是目的和收获了,感谢亲们关注!!天才还需要努力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