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带来的思考
2016-04-21
乐乐8岁4个月16天
图文/乐妈妈原创
乐乐从小爱看书,那些绘本故事书,小说就不用说了,而历史故事本身非常吸引人,乐乐一直都对历史的书籍保持极大的兴趣,如上下五千年,林汉达的历史故事,中外历史名人故事,成语故事,史记故事等等没有不喜欢的。然而,他的阅读兴趣并不仅仅是这些精彩纷呈的故事。还有地理的,天文的,自然的,科学的,动植物,甚至妈妈看的亲子教育书籍,他也常常要抢着看.还有一类书籍直觉并不那么有趣,甚至有的乏味,有时会让人看了都想睡觉,乐乐居然也可来者不拒,而且喜欢的程度也不亚于前面说的书籍。就是有关哲学的,宗教的书。
哲学宗教的书籍,也许大人会觉得孩子还小,不太适合看,也不会喜欢看这样高深的有哲理的书籍。恰恰相反。这类书却是乐乐的大爱。或者应该说天真无邪的孩子本身就是个哲学家。他们常常可以说出很多富有哲理的话,只是他们的那些话常常被大人忽略忽视。
今天,我们走在路上,乐乐突然对我说,“妈妈,我说一句亦真亦假的话给你听,你看看有没有道理?!这句话就是『今天,我如果做完功课就会飞上天去。』你觉得这句话是不是又是真的又是假的呢?“
我:”。。。。。。“我对乐乐这种无厘头的话通常需要时间来消化。一时无语作答,很是疑惑。
乐乐接着解释道:”妈妈,你想想看,我说的这句话的内容肯定不是真的,因为我根本不可能飞上天空去的,就算我做完所有功课也不会飞上天的,对吗?所以这是假的。但是,这句话又真真确确是从我嘴里说出来的,因为我真的说了这句话,所以这是真的。哈哈,妈妈,你说,我说的这句话是不是又是真又是假,就像《红楼梦》里的假作真时真亦假。。。。。。“
我:”。。。 。。。“再一次无语,感觉好像被孩子忽悠得不小啊!他的脑子里怎么这么多稀奇古怪东东?!
前两天,我在图书馆里,找到了一套圣经小故事书(文后附图),总共有20多本,一本一个小故事,非常吸引孩子。我借来放在家中,还没有来得及提醒乐乐去看时,他已经自己发现,即刻一本接一本的看个不停。每看完一本拿起下一本时就会说一句,妈妈,这个很好看!本来我想借了这么多本可以保他看上几天,但是他却半个小时不到就把十几二十本看个精光,还意犹未尽,问:”妈妈,这书太好看了,还有吗?“我惊讶他的看书速度。自从乐乐可以完全独立阅读以来,我看书的速度已经远远的跟不上他了。他早已不再满足妈妈为他朗读,更多的是他自己沉浸在阅读的世界,而我只是他的一个图书提供者和管理者。
看完了那几十本关于宗教的小故事,随即乐乐的问题就抛出来了,他问:“妈妈,你能不能跟我说说,到底有没有神?到底是先有人再有神,还是先有神再有人呢?”
”。。。 。。。是呀,究竟是先有哪个呢?。。。
。。。这个问题有点复杂,我得好好想想。。。。。。你认为呢?“:我支吾应付之间,其实是一点底气都没有。说白了,乐乐冷不丁提出的这个问题我一时不知如何作答。但是我必须故作镇定,不能让乐乐看出咱胸无点墨的破绽呀。我既不想在短时间随便应付乐乐如此有想法的问题,又非常想知道他自己到底心里是怎样的想法,所以,便把这个绣球又抛回给了他。
还好,乐乐的注意点不在我身上,而在他自己提出的问题上。
很快,乐乐略想了半秒钟,又说,“妈妈,其实,我觉得这个问题应该有几种情况,这要看你是从什么方面来看这个问题。如果是在科学来讲,因为宇宙大爆炸之后。。。产生了细胞,然后才有人类,有了人类才能编出神与神话的故事,所以,科学上讲,应该是先有人类再有神的;但是,如果我们从宗教来说,就不是这样的,比如基督教圣经的故事里说,这个世界是上帝创造的,上帝还创造了人类和动物,那么,很明显,就是先有神,然后才有人和其他动物的喔。。。。。。但是,妈妈,你不要以为就科学和宗教这两种情况喔,也许还有第三种情况,我现在还没有想到的。也许有,也也许没有,我也还不知道呢!得再查查看。。。。。。”(乐乐的答案里没有标准,他更像是东拉西扯的说了一大堆废话,表面上没有回答和解决问题,但是我很喜欢,欣赏他的这种多面观。让人感觉他的思维还是比较清晰而深远,他是真正在思考所能触及的问题。)
乐乐滔滔不绝说了这一大堆话我还没完全领悟之际,正在若有所思,他又话峰一转开口了:”妈妈,那你说说,基督教和佛教有一个很大的不同是什么呢?“他根本不等我回答(主要是我这笨妈反应太慢
),接着说道:“基督教的人不吃素,而佛教的人是吃素的。因为,上帝创造了一切,也主宰着一切,所以是允许吃肉的。而佛陀主张众生平等,一切有生命的任何人类和动物都是平等的,所以,人不能吃动物。而只吃素的。”
这是哪儿跟哪儿,刚刚不还在上帝造人,佛陀众生平等,这下又转到吃不吃素。我虽没有乐乐脑子转得快,但这次我可听明白了,他正在讲述有关基督教和佛教吃不吃素的问题,我暗想,这次得找个刁难些的问题考考他,让他也佩服一番老妈的厉害。我得意洋洋的问他:“但是,就算是吃素,植物不也是有生命的吗,为什么佛教就允许吃植物了呢?”
妈妈,你真的好像没有什么基本常识喔,我告诉你,佛教不吃肉,是指不吃那些有生命的,有感情的,能动的动物的肉,而植物虽然也有生命,但它们的生命是不能动的,是没有感情的。妈妈你要分清这里面的区别喔。不要再说那些傻话了!“
我:”。。。。。。“哎,这让乐乐说得我不知是应该无地自容,还是五体投地?我自以为高深莫测的问题到了他那里却成了傻话了。
最后,分享一则乐乐的生活小故事:一天,我和乐乐去搭公共汽车,我们到达车站时,看到人们排长队见首不见尾的,因为赶时间,我当时很失望,真担心上不了车,还要再等下一班。正在发愁,乐乐却笑着说,”妈妈,你先别失望,你看现在这么多人在排队,说明我们不用再等很长时间就会有车来的,这是坏事变好事。“
嘿,给乐乐这么一说,我想想有道理,心里乐了:“但是我真担心太多人,我们还要等下一班喔。”我对乐乐说。
”哦,如果车很快就到了,我们又上不了,那真是好事又变成坏事了。“乐乐很认真的分析着:”可是,如果我们上不了车,又要等,我就有多一点时间再看我那本书,哈哈,很好看的书喔,这对我来说又是坏事变好事喔。嘿,真不错!“说着他乐不可支的从书包里掏出他看了一半的书又埋头看了起来。那是曹文轩的《青铜葵花》。此刻,对于我们,原本烦人的等车时间竟然变得那么宁静而美好!
孩子因为读书,得到了太多。看问题,能够比较立体,看到好的一面,还能看到不好的,不会为小事去钻牛角尖,不但开阔了视野,更丰富了孩子的思想。从而培养孩子善良的品行和淡定的性格,让他拥有一颗宽容的心和慈悲的胸怀。所以无论何时何地,开卷总有益!
(附图:乐乐最近刚看完的部分书)
这些圣经小故事,有很多以前也看过不同版本的,这次有很多重复的故事,但是乐乐依然不减兴趣,看了又看。

这套《史记》(5本)也喜欢。关于《史记》乐乐也看过不少的版本,这次又一次重复。这一套几天就看完。乐乐有一样很好的,就是和我一样,爱惜书籍,看过很多次的书还保持几成新。我希望不久的将来,可以每天安排一个时间段给他读原文的《史记》。

无意中找到一张乐乐四岁时在图书馆,小小的他只要有书在手,他就变得那么专注和与世无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