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帮助孩子轻松度过考试季?

(2015-06-15 21:23:13)
标签:

育儿

二年级

七岁

考试

成绩

分类: 宝贝日记(6--7岁)

                                                      如何帮助孩子轻松度过考试季?

            
如何帮助孩子轻松度过考试季?

                  2015-06-15         乐乐7岁6个月10天                                         图文/乐妈妈原创

 

        乐乐学校的期末考刚巧也是年内地高考正在高考的时间。临近考试,很多家长又开始如临大敌。妈妈们见面时的问候语成了“你家孩子温习了吗?”老师也在家校联系手册上写下“考试即将来临,请同学努力复习功课!”云云。即便这些孩子都还是6,7岁很难长时间坐得住的小豆丁。

 

       我一直不忍看到这么小的孩子总是一本正经,正襟危坐的在书台前长时间进行所谓的“温习功课”。感觉这样做有点违背孩子的天性。考试的几天里,在我的纵容下,乐乐的日子过得十分的轻松惬意,或者说他完全如平常一样。考试当天如常早读,读的并不是要考试科目,依然是平时诵读经典的内容。上午考完试,我带着他出去喝茶吃饭,下午依旧到处玩耍,晚上他的读经和课外阅读时间一点也没有因为考试而有丝毫的改变。倒是乐乐第一二天考了中文,英文后,第三天要考数学,他很自觉的对我说,“妈妈,老师说,要考试了,我得温习功课才行!”

 

      难得如此自动自觉,我便让他自己在一旁温习数学,他很有条理的拿出一整个学期的数学课本和所有作业本,还按先后顺序每个单元排列好了,才一本正经的坐在书桌前“复习”起来。我完全没有插手他的所谓『温习』。只见他逐本逐页的翻翻看看,也就几分钟功夫便向我宣布,妈妈我温习好了!我说:“温好了就收拾好,妈妈很高兴看到你能自觉复习功课,希望明天你能考个好成绩!”乐乐也就早早的上床仍然看了一会儿课外书才睡觉。除此之外,我也没有在他面前强调要考试了的重要性。只是在考试期间保证他能吃好,睡好,精神好,还有心情好。在这种氛围下,乐乐自信满满的进了考场,笑嘻嘻的又出了考场。那么他的四个必考科目考分究竟如何,容稍后再作分析。

 

       考试的那几天,我们如常去上游泳课,到了那里才发现泳池里的孩子寥寥可数。公园,游乐场,商场,书店,图书馆里等孩子常常出没的地盘也是比平时安静了许多。我才突然觉醒,原来要考试了,孩子们大多在家中用功呢!

 

       乐乐的好几位同学在考试这段时间,家长们都不约而同地停止了孩子所有的课外活动。包括谢绝亲友走访和游玩,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复习功课!孩子每天放学后就往家里赶。考试成了生活的主题。其中一位平时成绩很好的同学的妈妈还告诉我,他们为了考试特别参加了一个周末考试补习班,这是一个针对考试,帮助学生进行相关训练的补习班,她说在这种班里的孩子都是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而补习班的老师主要的方法是收集全港各大名校同年级的期末考试的各科试卷让学生们进行密集性的答题训练,以求学生熟能生巧地轻松应考,以期最后获得好成绩。这位妈妈为孩子能找到这样“质素高”的补习班而沾沾自喜。他说,孩子在这个补习班除了训练考试的能力,还能学会和其他学习好,能力强的学生相处,多学习别人的好处。还有很多有益的活动等等。但主要的活动是不断的让孩子做试题,对考卷,改错,分析,然后再做试题,如此周而复始。。。。。。补习班的老师们标榜用名校的考卷说服家长,如果名校的高素质考卷都能得心应手了,那么,还有什么试题可以难得倒孩子的呢?!这听起来,似乎非常的合情合理。当然,也是冲着这样的名声,补习费也不会便宜。只是家长们也乐得大掏出腰包,买个心安。有的妈妈反应有些聪明记性好的孩子因为题目做得多,熟能生巧,竟然可以背答案,做题时不看题目就直接就把正确的答案写出来!

 

      考试过后才两天,乐乐他们的老师改卷子速度倒是快得很,我本以为起码要一个星期后才能知道考试的分数。结果那天,放学我去学校接乐乐,根本也没想到他们已经知晓考分。乐乐背着大书包,“忽”地一下就跳到我的面前,他笑容满面地叫道:“妈妈,今天全班同学们都给了我强烈的掌声啦!你猜发生什么事啦?”首先,我知道乐乐是用错词了,这掌声叫热烈的,而不应该是强烈的呀,呵呵~~词不达意是乐乐常有的事。另外,为啥能得到同学们的热烈掌声我倒是一时猜不着。乐乐话还没说完,便迅速从裤兜里掏出一张小纸条,说:“妈妈,你看,我考试得到三个第一!”我接过他的纸条一看,呵~真是个争气的好孩子,四个科目,除了数学名列前茅,其他三科(中文,英文,常识科)都是全班第一。因为没有就花时间去帮助他做考前的复习工作,我对他的分数要求也不是很高,估计能考出班级里比较靠前的分数也算不错了。我倒是挺佩服这孩子居然还考个第一名回来。此刻看到孩子的好成绩,看到孩子天真愉快的笑容,那份欣鼓舞与欢欣之情便油然而生!

 

       接下来,同学的妈妈们除了祝贺乐乐考的好成绩之外,“乐乐是个学习的天才之声”不绝于耳。他们甚至认为乐乐的好成绩是天然而成的。因为表面看,乐乐真的从来都不用用功温习功课就能取得好成绩。然而,乐乐真的是个学习的天才吗?我想答案是否定的。只不过从小我带着乐乐每天的勤奋没有人看得到。如果和别的孩子比较乐乐从小就是个笨笨的,不怎么开窍的孩子。他和小朋友下跳棋,总是很老实的看着自己的棋子一步一步地往目的地挪步,而他的对手是很聪明机灵的孩子,总是不安分地跳着跳着就悔棋,然后又退回去再重新跳起。对于这样的举动,乐乐常常是无动于衷,甚至无所觉察。一点也没有计较。他的心思不在对方,更不在远方。他总是那么专心一致的走好他自己眼前的这一步。直到到达目的地为止。旁观者(成人)总会笑话乐乐是个傻乎乎的孩子,担心他会吃大亏。然而,就是他这种笨方法也不一定总是输,相反很多时候总能反败为胜,赢到最后。最重要的是不论输与赢,我能看到他的淡然与释怀。

 

       如今,据说有很多名校都取消低年级的考试和排名。考试和名次也越来备受人们非议。然而,毕竟能入得顶级名校真正享受高质量的教育的孩子是少数的。大多数的孩子依然难逃考试和排名的约制。既然无法改变现状,就只能选择去适应它。况且我觉得考试本身没有错,错的是人们的认识和方法。考试和名次还是能客观的从某一种情况反应孩子的学习情况。尤其是象乐乐这样完全靠他自己的学习能力内化而成的分数和名次,真实而不虚假。我为他做了一个小小的总结。纵观一年级上学期到二年级下学期的四个学期里。乐乐的学习成绩和名次几乎是一路在稳定中有所提高。当然也时有回落。总体上,他的每次考试分数起落不大。只是至今为止,名次却是从一年级的第四名,到现在的第一名扶摇直上。他更像是赛道上的一匹黑马,后来居上。

 

       那么既然乐乐不是读书的天才,为什么又能裸出好分数?我终于想通了,古今中外,学习从来都没有任何的捷径。它只能是一个老老实实的积累过程。读书不能只为考试而读,考试只能算是读书培养出来的一种能力之一。而不是全部。功夫在诗外。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说的应该也是这个意思。乐乐有着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动力全靠数年来我们一步一个脚印的累积。这种能力的养成是无形的,看不见的,说到底还是阅读能力的训练包括书本的阅读也包括生活的阅读。乐乐以7岁的年龄拥有阅读成人版原著小说的能力以及从小至今几十万字的中英文经典在腹中滚瓜烂熟,可以说所有的学习能力都是在这里衍生而出。然而,周遭的人们,包括家长,包括老师没有人会在意你家的孩子在家里背了多少的经典,读了多少的书。成绩挂帅。只要出成绩才会招来人们的关注。

 

      而这种只求耕耘的积累需要的只有一样,那就是家长日复一日的坚持。然而,漫漫长日,这样的坚持十分孤独。在过程中,时不时会陷入被怀疑和不被理解的泥沼。在考试期间,因为乐乐的空闲较多,我一身汗水从图书馆拉回一大堆书往回走时,却受到质疑,你有没有搞错,都马上考试了还去图书馆?!考试时很早就放学,我希望给孩子一个轻松的心情带着他们到郊外游玩时,也备受非议,要考试了,不在家温习,还有时间到处乱跑?!很多时候,做父母需要更多的定力,要清楚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想要给孩子的又是什么,才能借得一双慧眼,把这一切看得真切与明白!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希望能保持一颗平常心,学习心,和孩子共同前进,一起成长!

 

 

 

 

 

                                                                 (图为:乐乐的雨中曲)

                   如何帮助孩子轻松度过考试季?  如何帮助孩子轻松度过考试季?

                                                                            如何帮助孩子轻松度过考试季?再见啦!

 

 

 

 

 

 

 

 

                                                            感谢首页推荐!!

                 如何帮助孩子轻松度过考试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