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7岁二年级亲子阅读教育 |
分类: 宝贝日记(4--5岁) |
过了农历新年,乐乐和他的同学们也就马不停蹄的展开了二年级下学期愉快的学习和生活中去。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乐乐的小学已经上了一年半有余了,刚经历了一年级小豆丁的新奇和兴奋,他的二年级算是平稳而老练,随着年龄和心智的提高,各方面的能力也在一点点的进步中,尤其是自理能力方面,他可以穿着绑鞋带的运动鞋(在这之前都是穿有魔术贴的鞋子)去学校上体育课,在学校,他可以很好的独自绑回松了的鞋带而不用妈妈担心;每天放学回家,他能完全独立完成当日的作业功课,高速且高效,从而保证了每天的经典诵读时间和质量;他学会了为第二天的上课收拾书包,自己在水龙头下清洗从学校带回的餐具和水杯,并把自己的学习用品和个人物品按我的规定好的位置放置妥当。。。。。。
而关于乐乐二年级的学习,我一直想找时间理一理,总结一下思路,为的是回顾过去,看到孩子长处,也认识到短板,希望更好的展望未来,努力做好当下。
由于我坚持亲自接送乐乐上学,这给我提供了一个宝贵的机会去了解他和他的小同学们在学校里的学习和生活。每一学期一次的家长会也是一个很好的渠道,可以更深入的了解孩子学习和生活的一些细节。与老师和其他家长沟通,更能知己知彼,认清环境,才能百战不殆。天底下没有永远的常胜将军。学习也不可能一直是『百战百胜』的,但也只有百战不殆才能有百战百胜的机会。。。。。。
乐乐的班级里,几个学习好的刚巧都是清一色的男孩子,而乐乐主要的竞争对手来自两个男孩,一个是文同学,另一个是韬同学(均为化名)也就是,他们班级里每次的各科考试,前三名的成绩基本上是围绕着乐乐和其他两位同学三个人之间转圈。
虽说他们三个都是一样能在各科考试中取得高分,但三个男孩的情况却各不相同。可以说,在当今的社会中,这三个男孩还是有着一定的代表性。
先说说『文同学』,同样是学习好,文同学绝对是赢在起跑线的孩子,他从小就接受良好的早期教育。包括文化知识,艺术,体育等等。尤其从幼儿园开始就写的一手相当漂亮的中英文铅笔字,他妈妈从小对他要求高,也很严格,小学一开始就为他精心选好了价格不菲的补习班;另外,专门聘请英文家庭教师,每个星期定期上门补习。就这样,为文同学打造了非一般良好的学习环境。他也不负妈妈的期望,在一年级刚入学时,就因为突出的表现显现了绝对优势,他不但功课好,为人乐观开朗,善于与人交流,热情大方,深受老师和同学的欢迎。一开学就当上了班长。
而『韬同学』则属于比较另类的孩子,和文同学有着很大的不同,他是在自由宽松的氛围下成长的孩子。他父母没有在早教方面下工夫,但他自幼非常地聪明,是个自理能力,表达能力和反应能力各方面都很强的孩子,早在一年级刚入学,刚从幼儿园走进小学,其他孩子还在云里雾里,不清不楚的状态下时,他已经能够非常清晰的和老师以及其他家长畅通无阻的交流。不管是学习上,或心智上,都表现得相当的成熟与老练。尤其在学习上,基本上可以说是个天才。他的家长从来不担心他各科的作业功课,据他妈妈说,他每次几乎都是在上学的前一天晚上才在10点钟睡前把所有的功课赶出来,更不用说复习或看书。他的大多数的课余时间都是用来玩耍和看电视和打游戏。他妈妈对他的这种状态早就颇有微言,却也无计可施。但是,他每次考试都会交出非常漂亮的卷子,考试拿第一名对他来说是常态,这便足以令所有的家长羡慕,让所有老师称道。
二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完之后,在家长会上,班主任给我分析了乐乐和他们班级的学习情况,果然,总分第一二三名还是这三个男孩,而乐乐取得了第二名,但是相比另外两个孩子,老师说乐乐各科的成绩比较平均,并没有出现偏科的现象,但有时会出现因为粗心,马虎或是因理解不到位的丢分。而文同学却因为中文的阅读量不够,使得中文科成绩出现滞后;韬同学却是英文的不足导致分数略为逊色。很明显,还是阅读习惯和阅读量在决定孩子的成败,即便是各科成绩都非常的优秀,如果没有大量阅读作为坚实的基础,学习路漫漫,那么孩子学业的将来还是会令人担忧。
考完试后,文同学的妈妈就向我倾诉,他家孩子就是不喜欢阅读长一点的文章,中文考试时的阅读理解题目丢了很多分。而且文同学最近常常向妈妈提出抗议,说不想再去补习班了,不想做那么多的练习题了,因为太累了,没有玩乐的时间。妈妈反问他,如果不补习,成绩就不会比其他同学好。文同学负气道,不好就不好,我们班的乐同学不也是没补习吗?他成绩也考得很好呀?!但是文妈妈却不顾儿子的诉求,她坚持己见,觉得儿子二年级没考出她满意的成绩,是因为中文不好。而打算再为孩子加报中文的补习班,再多买些习题回家多练习。就这样,孩子和妈妈终日奔波在课内和课外的题海战术中。。。。。。
而韬同学考了全班第一,他妈妈在满意之余也开始认识到阅读和阅读量的重要性,她很虚心的向我讨问乐乐平时都看了什么书,并教训儿子要多向乐乐学习,多看书,少玩游戏,少看电视,就是看电视也要学这着乐乐看英文卡通片云云。然而,这个天才般的孩子最大的遗憾是没有及早的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尽管他聪慧无比,尽管他从来都不用温习功课就可以轻松考个第一。但是,这种随心随性的习惯和生活将会在今后的学习上逐渐形成不良的影响。
养孩子这么多年,最欣慰是亲子阅读给我们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亲子阅读(包括海量的绘本图画书阅读和经典的诵读)的优势在上学后逐渐体现出它强劲的势头。一年级还不是很明显,上了二年级,随着功课的加深,孩子间的差距也在一点点的拉开。刚刚结束的二年级上学期,乐乐以绝对的优势在中文的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并夺得全年级的第一名,全年级有5个班级每班有25个学生,总共125个学生。这是不是可以说『百里挑一』?呵呵~王婆卖瓜~~
当然,对我来说,这个第一名有着更深远的意义,它绝不仅仅偶然的一次考试夺得第一。都说小学的成绩是有欺骗性和虚假性,但我知道乐乐这个高分不是虚的,它比什么都来得真实的。这个好成绩只是大量阅读培养出来的一种能力之一,因为他的学习是如此的轻松,他的分数是在裸考的状态下取得的。那,为什么是中文科,而不是其他科目呢?
我发现有个很普遍的现象(尤其在香港地区),很多学习好,常考高分的孩子却出现各科发展不平衡的现象,而且,很多数的情况是英文和数学的分数相当可观,反而是中文的表现稍微逊色。只要稍稍留意,就会发觉这样的现象的背后其实是隐藏着家长的思路,说到底还是阅读量的不够,时下仍然有很多家长更重视英文和数学,总认为英文才是孩子将来有用的工具。依然忽略中文和中文的阅读量。而恰恰中文作为国人的母语,它是各科的基础,基础的基础,它更是能让孩子保持长远学习兴趣的原动力。因为大多的孩子会参加补习,超前学习,或缺什么补什么。但是却治标不治本。有的在一二年级时,数学和英文已经是补到三四五年级的程度,这样的孩子在低年级时,学得相对轻松,自然就能在数学和英文上拿到较高的分数,不在话下。然而家长如果不重视孩子的阅读,海量的阅读。最终还是会因为基础不扎实导致各科成绩的下滑。这好比是造房子,语文就是打地基,地基打好了,其他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说到底,这三个孩子中,乐乐因为大量的阅读,中文科最好;文同学因为补习超前,英文科最佳;而韬同学却因为天赋高,数学科最棒。然而,这些孩子到底将来的发展何去何从?结论还言之尚早。这里,只是通过几个同样学习成绩好的孩子的比较和分析,希望能在诸多的谜团中找到真相,并能从中得到一点启发,最终的目的是帮助孩子,它的终极目标是共同前进,达到双赢才是最好的!
所以,比较,不是盲目的,我还得认清,这只是区里一个相当普通的小学。这些孩子将来的竞争对象也绝不仅仅是他们班或是他们年级的可数的一些同学。但不管如何,希望,家长和孩子们在充分认清自己之后,能更好的做好自己。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把自己管理好了,每天进步一点点,今天比昨天进步。才是上策!
再见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