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七岁,赋予孩子新的使命(组图)

(2014-12-04 23:35:51)
标签:

育儿

7岁

生日

乐乐

二年级

分类: 宝贝日记(4--5岁)

                                                         七岁,赋予孩子新的使命

 

七岁,赋予孩子新的使命(组图)

         2014-12-05           乐乐今天7岁啦!                           图文/乐妈妈原创

 

       上星期一,乐乐因为和其他(11位)同学一起代表他们学校参加每年一度的全港学校朗诵节的集体英诗朗诵比赛,比赛是安排在下午,而上午仍然要回学校上课,老师要求同学们早上穿运动服到校上课,并带备正式的校服以便在下午比赛之前换上。 这样的一件看起来很简单的事。但对于这帮集百般宠爱一身的二年级的孩子(六,七岁)来说却绝非易事。首先孩子要懂得独立自行换衣服是前提。小学里的老师不像幼儿园的老师那样无微不至。除非特殊情况,老师是绝对不会帮孩子这种忙的。因为我平时有训练乐乐自己换衣服,我也没多想,就在他的书包里放好了校服(衬衫,西裤,领带和皮鞋)让他带到学校。让我没想到的是,我们到达学校时,竟然只有乐乐一个人是带校服去换的。其他的同学都没有按老师的要求穿运动服去学校。我一问,才知道原来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家长担心孩子在学校里不懂自己换衣服,所以宁愿违反老师的规定让孩子直接穿着校服去上运动课。当时看这其他小同学已经换好下午的衣服轻轻松松进了学校,而只有乐乐背着书包还要拿着一大包的衣物走进学校,我真后悔了,怎么那么笨,为什么要听老师的话?让孩子换好了衣服不是可以省下很多事嘛?万一到时换不好衣服,误了比赛不是要得不偿失了吗?可天下哪有后悔药?

 

       但是很快的,在离开学校往回走的时候,我就开始淡定了。我想以我平时的训练和对乐乐的了解,这换衣服应该是没问题的。我应该相信孩子。刚才是没想到居然没有同学会带校服到学校换,或者应该说没有妈妈放心让孩子在学校里自己换衣服。我知道现在的很多孩子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但没想到这已经能够是6,7岁的孩子了,还大多数的孩子从没有自己换衣服,长期都是假手于家长。难怪除了乐乐其他同学都预先换好校服。

 

       放学时,我去接乐乐。远远的看到他穿着整齐的白色校服打好领带站在同学堆里,他一见到我就开心的扑了过来,说:“妈妈,我今天好乱,好乱呀?不过好在最后我都能搞定!“我一听就知道乐乐指的是他自己换衣服的事。他迫不及待的跟我讲述他换衣服的经过,因必须自己到厕所的厕格关起门换衣服。但学校的厕所没有挂衣服的地方,他说他只好把换下了的衣服放在地上,还有穿衬衫时最靠近脖子的那粒扣子和袖子上的扣子都是他自己扣好的,按他的说法,他很努力很努力才扣好那几粒特别难的扣子,而且他还知道把换下的衣服放进书包里,另外把换下的运动鞋先装进我为他准备好的胶袋子里,所有的东西都按我的吩咐收拾的妥妥当当,一样也没落下。一起接放学的同学的妈妈们都异口同声,称赞乐乐很能干。乐乐的表现我看在眼里,喜在心里,那时真是比什么都开心,我都忘了问他们去朗诵比赛到底怎么样的事。事实上,锻炼孩子的自理和独立的能力比任何比赛都要来得重要!

 

      今天是乐乐的生日,日月如梭,一晃就是七年。我特地在这一天,记下上面这件也许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就是从这样的细节中我找到了乐乐在同龄孩子中的差别。也更坚定多年的育儿信念。这样的事对于7岁的乐乐应该是有着特别的意义的。七年很长,七年又好像很短。但当父母的,在这七年里的用心和努力不就是通过不断的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希望他早日独立,立足于社会吗?所谓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一场渐行渐远的修行!似乎很残忍,但我们真的能拥有孩子多少年?我们恨不能为孩子事事包办,处处着想,直到我们老去。但是,放手却是我们唯一能做的事。我们必须也只能尊重生命自由与独立的过程,才能还给孩子一个完整的人格。

 

       今天放学回家的路上,我和乐乐聊天时,他说了一句很精辟的『孩子话』,他说:“妈妈,我今天在学校里想你了!”我答:“是呀,妈妈今天也想你呀!”乐乐又说:“但是我没有不开心,我和同学玩得很开心,又把你忘了。妈妈,平时我就像万能胶水,每时每刻都要粘着你。可是要上学的时候,我就和你分开,我们就是藕断丝连了。但是这个丝不是真的有一条丝喔,而是说,它是无形的,妈妈,我在心里想着你,你也在心里想着我,所以它是一条无形的丝。。。。。。”听着乐乐这一席话,我偷乐了,好喜欢他的这个比喻。说得多好,从出生到入学,妈妈和孩子不就是从万能胶水到藕断丝连的过程吗?!孩子的话看似幼稚,实则入木三分。

 

       所以我平时就喜欢倾听,更喜欢记录孩子们的话语。这些可爱的语录能真实而生动的反应孩子的生活与内心。记录了一个又一个成长的片段,他日,当时光抹掉记忆时,孩子便能从这些片段的记录里寻找童年的印记和成长的足迹。这也将是孩子人生道路的一笔无价财宝。

 

      一天,我又问乐乐长大了想做什么的老问题,乐乐不加思索答:”我想长大成为想妈妈那样的人!“”为什么?“”因为我觉得妈妈很棒,平时要做很多事,要做菜煮好吃的饭,照顾一家人,我也想照顾别人,还想像妈妈那样照顾宝宝,宝宝太好玩了。。。。。。“说到孩子的理想,当家长的总会希望孩子的理想远大些,起码也要当个什么有职位头衔能赚钱的。可是乐乐一个男孩子竟然想长大了像妈妈那样操持家务带孩子?!听听是不是很失望?错了,我真的很高兴孩子能说出这样的话,首先孩子的年龄还不能分辨工作的各种性质,他想长大了成为像妈妈那样的人,说明妈妈平时对他的教育是有效的。他以妈妈为榜样,也说明了妈妈在他心目中的地位。就这一点真的是值得当妈妈的开心。至于他想像妈妈,那样做什么事(做家务,带孩子)并不重要。所以我听了之后,及时的肯定了乐乐的想法,同时表示妈妈会不断努力,不会让他失望的。

 

       没多久,另场问答印证了我的想法,同样是和乐乐聊到长大了想当什么的问题。那天因为和乐乐看报纸有一则新闻说是威廉王子为牛津大学新设立的中国中心揭幕,我随口对乐乐说:”哇,要是将来,你长大了能到牛津大学的中国中心读书真是太棒了!“乐乐却答非所问:”钱文忠是什么(人)?(乐乐是钱文忠迷,天天看《百家讲坛》听完《三字经》目前在听《弟子规》)“答:”钱文忠?不是复旦大学的教授吗?你问这个干嘛?“”妈妈,我长大了,要像钱文忠那样当个教授,我不去牛津大学中国中心读书,我要去那里当钱文忠那样的教授,教中文!“听了这话,我又得偷着乐啦,乐的不是孩子的理想竟然是如此的高大上,而是孩子实在太可爱了,童言无忌呀!事实上做家务和当教授在孩子的心目中是没有区别的。就像上次我没有否定那样,这次我更没有嘲笑他居然会想到”要去牛津大学当教授教中文“这样的事。我依然对乐乐的想法表示支持和肯定。这就是孩子,相信他的梦有多大就能走多远,关键还在于不断的努力和家长的引导。当父母的必须不断修行!

 

       七年间,那个小婴儿已然长成小小伙。此刻,最想说的话依然是『感恩』七岁,赋予孩子新的使命(组图)七岁,赋予孩子新的使命(组图),天使般的孩子来帮助我们成长,这是上天带来的最最珍贵的礼物!

 

 

七岁,赋予孩子新的使命(组图)
走在路上,

乐乐说:”妈妈,我就像这棵树!我和它一样,将来都会长成大树!“

妈妈说:”会的,宝贝,妈妈祝福你快高长大,天天快乐!“


七岁,赋予孩子新的使命(组图)
                                     七岁,赋予孩子新的使命(组图)七岁,赋予孩子新的使命(组图)宝贝,生日快乐!!

 

 

 

 

 

 

 

 

 

 

 

 

                                         感谢首页推荐!!


                        七岁,赋予孩子新的使命(组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