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结合法
(2022-08-04 06:15:24)
标签:
转载 |
分类: 十、新诗学步、诗苑杂谈 |
动静结合法
动静结合,是指对事物同时作动态与静态的描写,动静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别有意味的情景的表现手法。
动静结合法,有以静衬动的,有以动衬静的,也有动静互相衬托的。
动静结合的作用:
(1)使得描写的对象动者更动,静者更静,一动一静,相映成趣;
(2)使得描写的对象显得更加有声有色;
(3)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增强如亲历其境的现场感;
(4)使形象鲜明可感,更真实地表现事物的特点;
(5)能更好地渲染环境气氛。
刘攽《雨后池上》: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分析:
此诗第一、二句是静态描写:第一句直接说明水面平明的状态;第二句用“明镜”比喻水面的平静;用“照檐楹”写出湖面清晰的倒影来形容水面的明净。这样的描写,表现了雨后荷花池塘的幽静美妙迷人的静态美。
第三、四句是动态描写:先从视觉描写“东风忽起”“垂杨舞”的情景,再从听觉描写水滴荷叶“万点声”的热闹,从而表现出雨后风起时池塘的动态美。
诗作静中有动,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相映成趣,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清静幽雅的春景图。
张继《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分析:
此诗首句就采用了动静结合的写法:“乌啼”是动,“月落”是静,“霜满天”是静而又动,动而又静——寒夜霜降,似静而实动,是动而似静。夜乌悲啼,是声之动;月儿在不知觉中西沉,寒霜稍然而凝,这夜啊,显得那么凄冷沉寂,真令人悲苦顿生……。诗的第二、三句是静态描写,是大环境的静——大静,而最后一句对寒山寺中传扬而来的“钟声”的描写,是动态描写——大震荡的描写,这钟声,沉沉地打破了天地间的死寂,而令人不禁为之颤然心悸!这就使得读者如张继斯人,身在其境:落第落魄,愁肠寸断!此诗正是巧妙地运用了动静结合艺术手法,既将落魄者夜泊的特定情景表达得淋漓尽致,又借以深化了诗的主题意蕴,成为千古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