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安城是个什么样?

(2025-10-21 05:37:03)


1958年大学毕业后分配来西安工作,快到70个年头了。在这几十年时间里,只去过几回城里的东、西、南、北大街和解放路,只登过永宁门到文昌门一段的城墙,只参观过城里的几座寺庙和文物景点,再没去过城里的其他地方了。我平常的活动范围,只局限在地处南郊的含光路、朱雀路周围的黄雁村、夏家庄一带(我工作单位和生活小区所在地)。所以,对西安城的了解,大多只停留在书本上,真实的西安究竟是个什么样,我真说不清。最近,我在朋友圈里,陆续看到朋友邱君发的、用无人机拍摄的西安城墙的视频,才对西安城有一个全方位的真实感知。邱君在朋友圈发的有关西安城墙的视频共5个,分别是西安明城墙(即明朝时修建的城墙)的东段、西段、南段、北段和14公里航拍西安城墙全景。看完这5个视频后,让我知道西安城并非严格的正方形,整体布局呈现规整的长方形。东西长,南北短;城墙外侧,有一条护城河,城墙笔直,护城河也笔直,河两侧的绿化树,郁郁葱葱,与河水交相辉映;市区的高楼大厦也隐约可见;在字幕的提示下,看到了18座城门的位置。这是我第一次鸟瞰到了西安城的全景,很壮观,很震撼!此时此刻,真该感谢邱君为我馈赠了一个视觉盛宴!

我之所以有幸看到西安城的城墙、护城河和西安城全景,要归功于无人机高空拍摄的独特优势。无人机翱翔高空,可以轻松获得高空垂直俯拍、大范围全景等视角,这是过去难以得到的拍摄条件。

在没有无人机前,人们很难获得被认为的 “上帝视角”。在过去那个年代,要获得好的拍摄视角,最直接、最传统、最古老、最方便的方式,就是寻找自然高地或城市中的高层建筑进行俯拍。这种方法拍摄,成本最低,但视角受限于现有高度,且无法灵活移动。为了获得比楼顶更灵活或更高的视角,只有临时搭建巨大的脚手架或使用工程吊车(塔吊)、大型摄影摇臂,将摄影师和相机升至空中。这种拍摄方法,我在过去国庆节观看天安门游行时看到过。这种拍摄方法,能提供相对稳定的平台,但搭建成本高、耗时,且高度仍然有限。最理想的办法就是将相机升上天空摄影师乘坐飞机,通过敞开的舱门或专门的摄影支架进行高空拍摄。这就是过去常说的“航拍”。还有的人,会利用热气球、利用风筝、利用氦气球进行高空拍摄。这些方法,有的成本高,有的会受气候(例如风力)影响,很难获得满意效果。无人机技术的出现,为高空摄影提供了广阔领域。它以前所未有的低成本、高灵活性、高安全性和卓越的画质,将曾经只有少数专业人士才能触及的上帝视角,带给了普通消费者和各行各业。

我从“百度”获悉:无人机拍摄技术的起源,可追溯到19世纪末的早期侦察尝试;现代意义上的无人机拍摄,开始于20世纪后期1982年中国D-4无人机的成功试飞,标志着民用无人机拍摄的开端,而消费级无人机拍摄的普及,则在21世纪初(2008年后)实现。我的朋友邱君2023年就拥有无人机,并且掌握了相关摄影技术。有了无人机后,邱君拍了不少视频。据了解,截至昨天(1020日),先后拍摄了130多个短视频,内容涵盖了陕西及近几年他自驾旅游过的西北、西南、华南、华东等地旅游景点的山水风光、名胜古迹,乃至民情风俗。最近,除了拍有5个西安城墙视频外,还拍有大唐不夜城、大唐芙蓉园、蒋介石行宫等。据邱君说,“蒋介石行宫”视频观看人数,截止1020日,已有9.6万人。衷心祝愿朋友邱君继续努力,拍摄更多视频,从多方面宣传中华文化,让国人获得教益!

西安城是个什么样?

西安城是个什么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