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了病,才知道健康的可贵

(2025-10-20 05:41:30)


 

“有了病,才知道健康的可贵”,是一句流传很广的民间谚语。它没有一个确切的、唯一的文学或历史出处,是一种来自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无数人在亲身经历病痛后总结出来的共同心声!中国古语里有“病后方知身是苦”,在世界各地的文学、哲学和宗教典籍中,我估计应该也有表达类似思想的语句。

日前,我看到收藏家马未都在一则视频中在讲“好好活着”这个题目时讲到:“得过病的人,才知道珍惜身体;你到医院,才知道什么是世界炎凉;得过绝症的人,才知道身体才是第一重要”。接着,他介绍了清朝末年的重臣李鸿章写的一副对联:“囊有钱,仓有米,腹有诗书,便是山中宰相; 身无病,心无忧,门无债主,可为地上神仙”。马未都说,“这副对联,没有横批,我给它加上:‘好好活着’”!

马未都在视频中讲的上述内容,与“有了病,才知道健康的可贵”的意思如出一辙。“有了病,才知道健康的可贵”这句谚语提醒我们健康不是取之不尽的资源,而是一种需要感恩和维护的宝贵状态。每天早上醒来,神清气爽,能自由活动,这本身就是莫大的幸福。这句谚语,也是预防大于治疗这一理念最生动的注脚。理解了这句话,我们就会更愿意为了健康做出一些牺牲,比如:均衡饮食、规律运动、保证睡眠、管理情绪,而不是等到身体发出警报才手忙脚乱。

在生活中,有的人在身体好的时候很任性,只有到了危急关头,才回归正道。就如民间所说的:“不见棺材不落泪”。我的学校就曾经有过一位术科老师,嗜烟如命,除了给学生上课时不抽烟外,其他时间,几乎“烟不离口”。去到学校会议室参加会议时,他会把会议室里“请勿吸烟”的警示牌搬到室外,然后就大抽其烟。晚上睡前要抽烟,早上醒来第一件事是抽烟。后来他患病了,去医院一查,心血管、支气管都发现病灶,医生叫他戒烟,并告诉他如果继续吸烟的后果。他害怕了。面对生死,权衡得失,他把烟戒了。但为时晚矣,不到二年时间就撒手西区,离开人世!

在现代社会,人们常常为了工作、财富、娱乐,或因染上不良嗜好而危及健康。医学界经常提醒我们:健康是“1”,其他如事业、财富、名誉都是后面的“0。没有前面的“1”,后面再多的“0”都没有意义。

有了病,才知道健康的可贵这句话,虽然朴素,却是一把开启智慧生活的钥匙。它的借鉴意义在于:人往往通过事物的反面来理解其正面。我们常常通过黑暗理解光明,通过孤独理解陪伴;同样,我们也常常通过疾病来理解健康。这句谚语强迫我们进行这种反向思考,从而更深刻地把握当下所拥有的幸福。这句谚语告诫我们,不要总是追逐远方虚幻的目标,而忽略了眼前最真实的财富——健康的身体和鲜活的生命力。珍惜当下,就是珍惜健康带来的每一个行动和感受的自由。它是一种生活哲学,教导我们通过思考失去来珍视拥有,从而更明智、更感恩地度过每一天。

我常常会警示自己,也希望我挚爱的亲友,都不能等到真正生病的那一天,才读懂这句话的全部含义。不要“看到棺材才落泪”。最好的借鉴,就是从现在开始,好好活着,去珍惜和守护自身健康!

有了病,才知道健康的可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