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物极必反

(2025-08-22 05:16:24)


昨天早上7点刚过,我收到了朋友庆君从咸阳给我发来的一首七言绝句《懒秋知悔》 :“立秋半月未觉秋,暑气依然蒸死牛。昨夜秋姑方悔过,携风带雨到田头。”短短28个字,通俗直白地写出了暑热之后,一场秋风秋雨给他带来的愉快感受。西安没有这个福分,没有雨,也没有风,但对西安有影响,似乎感觉到了一点凉意。随着西安周边各地的风风雨雨,从昨天下午开始,西安市区变得凉快了许多。从87日“立秋”之日起,持续高温,每天晚上,我都得开着电扇睡觉;但昨天晚上,竟然没开电扇就安然入睡了!一觉醒来,猛然想到了“天无绝人之路”的谚语,也想到了“物极必反”的哲理。于是,今天的博文,不写原先想好的题目,就来谈谈“物极必反”。

物极必反是一个源自中国哲学的概念,意思是事物发展到极端,由于内部矛盾激化,事物无法再维持原有状态,必然朝着相反的方向转化。它体现了古人对世界万物运行规律的观察和总结,与唯物辩证法中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有异曲同工之妙。四季更迭与昼夜交替,就是“物极必反”的结果。天文学告诉我们,“夏至”是一年中白昼最长、阳气最盛的一天,但恰恰从这一天开始,白昼逐渐变短,夜晚逐渐变长,阳气渐消,阴气渐长,最终走向寒冷的冬季。反之,“冬至”是白昼最短、阴气最盛之日,此后白昼则开始变长,阳气开始复苏,预示着春天的到来。我曾经听到过生物学家讲种群增长现象:在一个没有天敌、资源充足的环境里,一个物种(如蝗虫、老鼠)的数量会急剧膨胀(达到)。然而,当超过环境的承载能力(即的临界点)时,会导致食物短缺、疾病蔓延,种群数量便会急剧下降,甚至崩溃。在生活中,我们如果将一根弹簧向外拉,拉力越大(极),弹簧产生的、试图恢复原状的向内回弹的力就越大(反)。如果拉力超过弹性极限,弹簧就会被拉直甚至断裂,彻底失去弹性,形态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人类社会的发展、王朝的兴衰、个人和企业的行为,也常常逃不开这个规律。史书告诉我们,每一个封建王朝,在初期往往政治清明、休养生息(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但随着时间推移,土地兼并、官僚腐败、阶级矛盾会逐渐加剧,发展到极致(),民不聊生,最终导致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或外部入侵,王朝走向灭亡(),然后一个新的周期开始。联系到个人行为与处世哲学,何尝不是这样?对孩子过度溺爱(极),孩子可能变得自私、缺乏独立性(反)过度工作或过度运动,会导致身心俱疲、效率下降,甚至引发过劳死或出现伤害事故。

有学者说:物极必反,不仅是一个描述性的规律,更是一个具有强烈警示意义的智慧。它告诉我们:在生活中,凡事要把握一个,做任何事情都要讲究分寸,留有余地,避免走向极端;要有危机意识,在顺境和巅峰时,要保持清醒,警惕潜在的风险和转向的可能;要有乐观心态,在困境和低谷时,要明白坏到极致就会转好的道理,坚持等待转机的到来。

物极必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