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谈谈我写“博文”的那些事(上)

(2025-07-29 05:52:05)


 

2025724日、27日,朋友郭君、谭君先后各自制作了一个“美篇”,分别取名为《95岁高龄老人,每天写一篇千字博文。罕见!》、《九旬笔耕者:在时光里写下不老的热忱》,从不同角度记述了我写“博文”的点点滴滴。他俩分别把制作好了的“美篇”,放在微信里播发。我收到后,通过朋友圈转发给经常关心我写博文的部分亲友。“美篇”发出后,我的亲友都对郭君、谭君制作的、图文并茂的“美篇”给予很高评价,也对我这位已过90高龄老人仍然笔耕不辍,表示敬佩!在赞誉声中,个别亲友在电话中私下对我说,希望我用第一人称,谈谈我写“博文”的那些事,希望从中能得到借鉴和启迪。这个建议很中肯,或许还代表了其他一些亲友的想法。

关于我写“博文”的那些事,谭君在《九旬笔耕者:在时光里写下不老的热忱》的“美篇”中,已经写得清清楚楚了。他文字功力好,把我给他讲的内容,几乎一字不漏地作了清晰表述。在这里,我只是把有些情节有重点地复述一遍。

我是从2010年开始在电脑键盘上敲字写文章的。最早是给“网易163信箱”写些短文章,后来在“腾讯微博”每天写一则只限140字的“短微博”。几年后(忘了从哪一年开始),“腾讯”把“短微博”改为“长微博”(2000字以内)。20152月,开通“腾讯微信朋友圈”后,我就固定在“朋友圈”,每天写一篇“长微博”,姑且称之为“博文”,与圈里的亲友交流,同时也把内容发到“新浪博客”。

我从“网易163信箱”开始,一直到后来的“短微博”、“博文”(即“长微博”),写的内容比较杂。我会写学习心得、写人生感悟,也会写国内外大型运动会花絮,也写我家族里的天伦乐事,囊括了我所学、所见、所闻、所感的话题;其中以写“所学”的话题比较多。

10年来,我在“朋友圈”里写“博文”,写得比较认真,比较本分,尽量以正能量与亲友交流。我不宣传假新闻,不传播私密事。凡是道听途说的,以及在网页上出现过、朋友圈里播发过,但未经得到证实的所谓“重要消息”,我都不引用。我不把朋友圈作为发泄情绪的“小天地”。我写的博文,没有怨天尤人、无病呻吟的无聊文字;我不揭人短处,也不讽人不足;我不发泄私愤,也不指桑骂槐。这样,我很坦然,很欣然,每篇“博文”,没有引出纠纷,招来不测。

我在“朋友圈”里写“博文”,比较注意文字表达。我的“朋友圈”里的成员,大多是高中及以下亲友,也有本科生、研究生、博士和教授。因而在写些科普性、知识性的短文时,常常要顾及到不同文化层次的人,希望能得到大多数亲友的认可。这就使得我在“博文”选题、文字表述、资料运用方面常常要仔细斟酌。我作为曾经的《大学语文》代课老师,尽管不是正儿八经的科班出身的老师,但还是要求自己在写“博文”时,不写错别字,不用错标点,不用錯史料,文字要通顺,表述要清晰,观点要正确。为此,我在每天凌晨写作前,头天下午或晚上,要进行谋篇构思,要从网上或纸质书里,查询资料,核对史料。按规定,每篇“博文”的字数不能超过2000字。字数超标了,“博文”就发不出去;如果写得太简单了,又不能说清问题。所以我写的“博文”,一般控制在900-1500之间。

我每天写的“博文”,除了观点正确,不带负面情绪,用词得当,通达流畅外,还希望能在行文中尽量介绍一些相关的知识,提高可读性。为此,我在写作前,要浏览一些网页,要阅读一些纸质参考书,随时把有用的资料记录在作业本上,为我所用。近十来年,我就像在岗时每次阅读要做“文摘卡片”一样,记录了为了用于写“博文”的资料94本。每本作业本约40 ,正反两面都写,蝇头小字,每本约8万字,总共记录了750多万字。有了这些收集到的资料支撑,就保证了每篇“博文”引用的史料有据可查,介绍的相关知识,能收到拓宽视野的作用。(未完待续)

 

 

 

2025724日、27日,朋友郭君、谭君先后各自制作了一个“美篇”,分别取名为《95岁高龄老人,每天写一篇千字博文。罕见!》、《九旬笔耕者:在时光里写下不老的热忱》,从不同角度记述了我写“博文”的点点滴滴。他俩分别把制作好了的“美篇”,放在微信里播发。我收到后,通过朋友圈转发给经常关心我写博文的部分亲友。“美篇”发出后,我的亲友都对郭君、谭君制作的、图文并茂的“美篇”给予很高评价,也对我这位已过90高龄老人仍然笔耕不辍,表示敬佩!在赞誉声中,个别亲友在电话中私下对我说,希望我用第一人称,谈谈我写“博文”的那些事,希望从中能得到借鉴和启迪。这个建议很中肯,或许还代表了其他一些亲友的想法。

关于我写“博文”的那些事,谭君在《九旬笔耕者:在时光里写下不老的热忱》的“美篇”中,已经写得清清楚楚了。他文字功力好,把我给他讲的内容,几乎一字不漏地作了清晰表述。在这里,我只是把有些情节有重点地复述一遍。

我是从2010年开始在电脑键盘上敲字写文章的。最早是给“网易163信箱”写些短文章,后来在“腾讯微博”每天写一则只限140字的“短微博”。几年后(忘了从哪一年开始),“腾讯”把“短微博”改为“长微博”(2000字以内)。20152月,开通“腾讯微信朋友圈”后,我就固定在“朋友圈”,每天写一篇“长微博”,姑且称之为“博文”,与圈里的亲友交流,同时也把内容发到“新浪博客”。

我从“网易163信箱”开始,一直到后来的“短微博”、“博文”(即“长微博”),写的内容比较杂。我会写学习心得、写人生感悟,也会写国内外大型运动会花絮,也写我家族里的天伦乐事,囊括了我所学、所见、所闻、所感的话题;其中以写“所学”的话题比较多。

10年来,我在“朋友圈”里写“博文”,写得比较认真,比较本分,尽量以正能量与亲友交流。我不宣传假新闻,不传播私密事。凡是道听途说的,以及在网页上出现过、朋友圈里播发过,但未经得到证实的所谓“重要消息”,我都不引用。我不把朋友圈作为发泄情绪的“小天地”。我写的博文,没有怨天尤人、无病呻吟的无聊文字;我不揭人短处,也不讽人不足;我不发泄私愤,也不指桑骂槐。这样,我很坦然,很欣然,每篇“博文”,没有引出纠纷,招来不测。

我在“朋友圈”里写“博文”,比较注意文字表达。我的“朋友圈”里的成员,大多是高中及以下亲友,也有本科生、研究生、博士和教授。因而在写些科普性、知识性的短文时,常常要顾及到不同文化层次的人,希望能得到大多数亲友的认可。这就使得我在“博文”选题、文字表述、资料运用方面常常要仔细斟酌。我作为曾经的《大学语文》代课老师,尽管不是正儿八经的科班出身的老师,但还是要求自己在写“博文”时,不写错别字,不用错标点,不用錯史料,文字要通顺,表述要清晰,观点要正确。为此,我在每天凌晨写作前,头天下午或晚上,要进行谋篇构思,要从网上或纸质书里,查询资料,核对史料。按规定,每篇“博文”的字数不能超过2000字。字数超标了,“博文”就发不出去;如果写得太简单了,又不能说清问题。所以我写的“博文”,一般控制在900-1500之间。

我每天写的“博文”,除了观点正确,不带负面情绪,用词得当,通达流畅外,还希望能在行文中尽量介绍一些相关的知识,提高可读性。为此,我在写作前,要浏览一些网页,要阅读一些纸质参考书,随时把有用的资料记录在作业本上,为我所用。近十来年,我就像在岗时每次阅读要做“文摘卡片”一样,记录了为了用于写“博文”的资料94本。每本作业本约40 ,正反两面都写,蝇头小字,每本约8万字,总共记录了750多万字。有了这些收集到的资料支撑,就保证了每篇“博文”引用的史料有据可查,介绍的相关知识,能收到拓宽视野的作用。(未完待续)

谈谈我写“博文”的那些事(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