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生命在于“会运动”

(2025-07-25 05:46:06)


 

我们常常说的“生命在于运动”,是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提出来的一个著名论断。伏尔泰作为启蒙时代的代表人物,他的这个观点形成于对生命本质的哲学思考。他指出,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没有物质运动就没有生命诞生;生命体的存在和发展也依赖于持续的运动。伏尔泰的论述,蕴含了运动与健康、运动与生命质量的关联性。因此,“生命在于运动”很快成了名扬世界的体育格言,成千上万的男男女女在这句格言的感召下,走出户外,投身运动,在运动中,赢得了健康,延缓了衰老;有的人甚至得出了“运动能代替药物,而药物无法代替运动”的判断。但我们也看到,有一些人因为运动不当,遭受到不同程度的运动损伤,甚至还丢掉了生命。我也有过因运动不当而带来身体伤害的经历。

19589月,我大学毕业后分配来西安体院工作。到学校报到后,与一位刚从学校中专部毕业留校任职的刘君同住一个宿舍。我不知道他是一位马拉松运动员。他每天起床后,习惯跑出校门,在公路上跑,我则在校内操场跑圈圈。几天后,他邀我同他一起跑“越野”,我欣然同意。五十年代,体院校址在西北体育场旁边。我们跑“越野”,就从校本部沿公路跑到小寨十字返回,不到4千米,还能适应;后来, 延长距离,跑到大雁塔后返回;再往后,从大雁塔经李家村、文艺路十字返回,8千多米。这对于一个没有经过长跑训练的新手来说,空着肚子长距离跑,就显得有点力不从心了。这还不说,每次跑完回校后,也跟着他用凉水冲澡。结果不到半个月,先是膝关节疼,后来胃也疼了。很明显,关节受损了,胃部受凉了。经医生劝告,迷途知返,我不再跟他长距离跑了。

吃一堑,长一智。由此,我感到生命固然要运动,但更重要的是要“会运动”。“会运动”,就是科学地运动,就是指运动的项目、运动的强度,都要适合运动者的自身情况。例如有心脑血管疾病,肺功能、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还有年老体弱,以及其他慢性疾病患者,都不宜选择长距离跑或参加对抗性运动项目。我们学校一位五六十年代的党务工作者,明知有心血管疾病,仍然参加长跑,结果猝死途中。至于运动的时间,也要科学安排。对于老年朋友,天气太热、太冷,天下着大雨、大雪、大雾,或刮大风,都不宜参加户外运动。“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已经不是老年人的“选项”了!

我来体院将近70个年头了,除了初来学校时盲目跟跑“越野”之外,其余时间,基本遵循科学健身原则,随时调整运动项目及运动强度,收到了预期效果。我退休前,以慢跑为主,重在锻炼心肺功能;也上单杠、双杠,练力量、练肌肉。退休后,改慢跑为快走,仍然在双杠上练力量。75岁后,不再上器械,改在平地上做俯卧撑,另加柔韧练习。如今,因为年岁大了,90岁时又做过左膝关节置换手术,腰肌也有点劳损,因而走得少了、走得慢了,也不敢在平地做俯卧撑了(在茶几上、书架上、矮墙上做做抗阻练习),再在室内做做哑铃操,做做简单的柔韧练习。如此而已。我明白,锻炼是为了健康,千万不能因不当锻炼而损害健康。

“生命在于运动”,说得一点不错;但对于每个健身者来说,“生命在于会运动”似乎更重要。只有“会运动”、科学地运动,才能赢得健康,延年益寿!

生命在于“会运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