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成语,长知识

(2025-04-28 05:50:06)


 

“百度”说,我国约有5万多条成语,其中大部分为四字格式,也有三字、五字、六字、七字以上的成语;日常使用频率较高的成语约有 3,000—5,000 成语大多源自古代经典著作或著名历史故事;每则成语,都蕴含着相应的知识。因而学界普遍认为,学成语是一举多得的文化积累,既能丰富知识储备,又能提升表达与思维能力,是理解中华文化的钥匙之一。

最近,我连续写了几篇有关成语的博文,涉及到了相关成语的来龙去脉,具有一定的知识性。今天,我准备继续介绍三条看似简单却很容易被误解的、以数字“二”打头的四字成语。它们是:“二竖为虐”、“二分明月”和“二缶钟惑”。

先介绍“二竖为虐”。“竖”,本义是小子,引申为病魔;“二竖”,指二个病魔;虐,侵害。“二竖为虐”,比喻疾病缠身。例句:他这段时间二竖为虐闭门不出这条成语出自春秋时期的《左传·成公十年》:公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意思是说:春秋时期,晋国国君晋景公得了重病,梦见体内有两个小孩(病魔),一个说名医来了快逃吧,一个则说躲到膏肓之间。秦桓公派名医缓前去为其治病,把好脉后摇头叹息说:大王的病已经到了肓上面,膏下面,药力是无法到达的。没过多久,晋景公就病死了。文中提到的 膏肓(gao huang 均为一声),是中医理论中的特殊概念,指位于人体背部、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约4指宽)的区域属于足太阳膀胱经的穴位之一,常用于调理虚劳、慢性疾病及增强体质。

接下来,介绍“二分明月”。 二分明月出自唐代诗人徐凝的《忆扬州》诗: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这句诗表达了扬州在天下明月中的独特地位,古人认为天下明月共三分,而扬州独占二分,因此用二分明月来形容扬州的繁华与美丽。诗句中的“无赖”, 被认为是诗人对扬州明月的艺术化赞美,以反语强化情感,可理解为可爱可喜成语的字面意思是,扬州的月色格外明亮,后来也引申为扬州的代称,体现了扬州在历史上的文化地位和自然风光。

最后介绍“二缶钟惑”。 这条成语,源自《庄子·天地》。其字面的意思是:缶(fou三声),古代一种大肚小口的陶制打击乐器,音色沉闷。:古代青铜制成的打击乐器,音色洪亮。“二缶钟惑:指两个缶和一个钟同时敲响,比喻声音杂乱,令人迷惑。庄子用二缶钟惑比喻是非难辨、思想混乱的状态。当不同的声音(如缶的沉闷与钟的清越)混杂时,人容易失去判断力,陷入困惑。引申为:对立的观点或复杂的信息使人无所适从,强调道家思想中摒弃杂音,回归本真的哲学观。如今多用于形容信息过载时代,众说纷纭导致判断困难。提醒人们保持清醒,避免被纷杂的外界干扰。

每一条成语,都有一段故事。有学者说一部《史记》就有超过100条成语。例如.运筹帷幄 、伯牙绝弦、背水一战、破釜沉舟、拔帜树帜、约法三章、 广武之叹、萧规曹随 、屈节辱命、秋毫无犯 等等。难怪曾在“百家讲坛”讲过《史记》的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王立群说:“初学《史记》,可以从学习成语开始”。

学成语,长知识,并非虚言。

学成语,长知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