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娃王子衿真棒!

几天前(4月26日),西安《华商报》在第8版以整版篇幅报道了第二十五届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的有关消息,包括大赛简况、陕西省特等奖、一等奖名单,以及荣获特等奖的西安雁塔区第二中学学生王子矜获奖作文《家在造字台下住》(全文)。
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是由中国侨联、全国台联、人民日报海外版、《快乐作文》杂志共同主办,参赛对象为中国内地(大陆)高中在校学生,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湾地区18周岁及以下青少年学生,海外各国、各地区18周岁及以下华裔青少年学生。据报道,大赛自2000年创办至今,得到了海内外师生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参赛学生覆盖近百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人华侨子女,参赛人数累计达到数千万人次。大赛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向世界阐释推介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已经成为联结海内外中华儿女的一个重要载体。大赛作为面向全球青少年的文化交流平台,旨在通过文字创作这一形式,引导海内外青少年在写作中探寻中华文化的根脉,感悟中华民族的精神魂魄,共筑新时代的梦想。
本届大赛以“读懂中国, 联接世界”为年度主题,国内、海外分别设置写作主题。国内主题涉及“汉字之美”、“友谊怎样‘翻译’”、“和谐”、“中华文明”;海外主题为“汉字之美”、“友谊怎样‘翻译’”、“故乡”。 不限题材和体裁,鼓励自由发挥。本届大赛共吸引了来自50个国家和地区的3300多所学校、430多万名学生参加,评委会共收到“复审”稿件42万多份。最终评出特等奖20名、一等奖约1600名、二等奖约8000名、三等奖约14000名。20名特等奖中,中国大陆有13名,分别来自黑龙江、河北、河南、南方科大(深圳)、甘肃、浙江、新疆、四川、贵州、山东、天津、陕西、广西等省区的中学;境外有7名,分别来自美国、法国、印度尼西亚、瑞典、巴拿马、阿联酋的华文中学。陕西省荣获大赛特等奖一名(王子衿),占获奖人数的5%;荣获一等奖的有78人,占获奖人数的4.9%;荣获二等奖的481人,占获奖人数的6%;荣获三等奖的1151人,占获奖人数的8.2%。获奖人数的比例,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范围,可跻身前列。成绩斐然,令人欣喜!相比于第二十四届世界的大赛成绩,陕西获奖人数有大幅增加。上一届(第二十四届)大赛评出特等奖20名、一等奖1500名、二等奖6000名、三等奖9000名;陕西省获得特等奖1人(吕曼熙,作文《字里》),一等奖24人,二等奖139人,三等奖315人。
陕西学生在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中获奖人数能有如此之多,这并不奇怪。陕西人杰地灵,大多数人都具有写作天赋。别的不说,就以建国后从陕西涌现的知名作家人数,就能略知一二。如柳青:陕西文学奠基人,代表作《创业史》;路遥:代表作《平凡的世界》,获茅盾文学奖; 陈忠实:代表作《白鹿原》,获茅盾文学奖; 贾平凹:代表作《秦腔》、《废都》,其中《秦腔》获茅盾文学奖;陈彦:代表作《主角》 ,获茅盾文学奖);高建群:代表作有《最后一个匈奴》;其他重要作家,有京夫(《八里情仇》)、程海(《热爱命运》)、叶广芩(《青木川》)、红柯(《西去的骑手》)等。古代有四大名著,它们是《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和《西游记》;现代也四大名著,它们是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陈忠实的《白鹿原》,余华的《活着》,贾平凹的《废都》。除了余华外,其他三位作家都是生于陕西、成长于陕西,是地地道道的陕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