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七竖八及其它

无独有偶。含数字三和四的数字成语,也大多属于贬义。如:朝三暮四(反复无常)、颠三倒四(混乱无序)、推三阻四(推脱敷衍)、低三下四(卑躬屈膝)、说三道四(搬弄是非)、“不三不四”(不仁不义)。
含数字“三、四”和“七、八”的成语,大多带有贬义或消极色彩,通常用来形容混乱、反复、不靠谱、杂乱无章等负面状态。有学者说,这种语言现象可能与数字在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有关。古人认为,“三”为虚数(有时表示多,有时表示少),“四”谐音“死”(不吉利),组合后易衍生负面含义。“七”象征分离(“七”字在甲骨文中的形状像两道切口,寓意着切割与分离的动作。),“八”虽象征“发”,但“七零八落”中的“八”与破碎感关联。
由数字三和四组、七和八成的四字成语,也有少数属中性的。如“三从四德”(三从四德属封建礼教,现代视为贬义,但古代是中性规范)、“七老八十”(单纯形容年龄大)。除了含数字三和四,七和八的四字成语以外,含其他数字的四字成语,在生活中广为应用,言简意赅,寓意深刻。有一种用以表示文化象征的成语,往往给人留下深刻影响。例如:一帆风顺、二龙腾飞、三羊开泰、四季平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七星高照、八方来财、九九同心、十全十美。
在民间,有一个最为人们称道的数字成语,那就是“六六大顺。’六六”指的是什么?有一种说法认为,“六六大顺”源自《左传.隐公三年》。书中写道:“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此數者累谓六顺也”。这句话的大意是:国君待臣下仁义,臣下对国君尽忠,父亲对儿女慈祥,儿女对父亲孝顺,兄长待弟弟友爱,弟弟对兄长尊敬。这些关系处理得当,便是“六顺”。另一种说法认为,“六六大顺”中的“六”与《易经》中的“坤”卦有关。六个六组成的卦象,在《易经》中代表不顺,人们反其意而用之,说“六六大顺”,来表达心中的期望。究竟出自《左传》还是来自《易经》,这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不会认真探究,关注的是祝福对方“六六大顺”、“ 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