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睡眠是健康生活的“刚需”

(2025-03-23 06:01:54)


 

前天(321日)是“世界睡眠日”。 2001年,国际精神卫生神经科学基金会主办的全球睡眠和健康计划发起了一项全球性的活动;该活动将每年初春的321日定为世界睡眠日 目的在于引起人们对睡眠重要性和睡眠质量的关注。2003中国睡眠研究会世界睡眠日 正式引入每年的“睡眠日”都有一个主题。去年的主题是:全球健康睡眠平等;今年(2025)的主题是:健康睡眠,优先之选

睡眠,不是一件可有可无的生活内容,它被认为是健康生活的“刚需”!要想心情愉快、体魄健康、事业辉煌,都与健康睡眠密不可分。有人从中医角度分析认为,睡眠也是人适应自然的一种状态,一般人在睡着以后,身体表面会形成“阳气保护层”。中医认为:睡眠能健脾益胃、壮骨强筋,可以解除身体疲劳,使脑神经、内分泌、物质代谢、心血管活动、消化功能以及呼吸功能得到调整,增强免疫功能,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如果睡眠时间较短或者中间惊醒,会出现神经衰弱、抵抗力下降、胃肠道功能絮乱等现象,而且容易诱发疾病,对身体的健康可能会有不良影响。但许多报道显示,睡眠障碍已成为全球第二常见的精神健康问题,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

我从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的2025年中国睡眠健康调查报告》了解到,中国18岁及以上人群睡眠困扰率为48.5%,据此推算,中国有超5亿人受睡眠问题困扰。《报告》提示一些睡前行为可能造成睡眠困扰,包括经常睡前喝咖啡、浓茶等饮料,经常睡前使用电子产品,经常晚餐吃过饱,经常睡前吃夜宵,经常睡前锻炼等。从睡眠质量上来说,经常睡前使用电子产品的人群睡眠质量显著下降。

在有睡眠障碍的人群中,老年人占有极大比例。中国睡眠研究会睡眠呼吸障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朝阳医院呼吸睡眠中心主任郭兮恒医师在接受《经济观察报》专访时对老年人出现睡眠障碍,谈了他的看法。他说:“老年人睡眠障碍的高发是很正常的现象,正如心脏病、高血压等慢性病在老年群体中更高发一样。随着年龄增长,各个器官经过长期使用后会出现一些故障,睡眠问题是其中之一。我们需要把老龄化过程中出现的正常睡眠变化与病态的睡眠障碍区分开来。”郭兮恒医师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的睡眠调节能力逐渐减弱,睡眠质量也会下降。到了65岁以后,容易出现睡眠连续性差、片段化、入睡困难和反复觉醒等问题,不过大多属于生理性的改变,而非病理性改变。就像一个20岁的年轻人能轻松跑百米,到了65岁就跑不动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处于病态。老年人应该明白,他们当前的睡眠质量是与年龄相匹配的。不过,如果老年人出现长期入睡困难、长期反复觉醒、睡眠时间过短、打呼噜和呼吸暂停问题,那就可能是一种病态。

老年人也有在睡前或半夜醒来之后再也睡不回去的时候使用电子产品,结果导致睡眠障碍现象。郭兮恒主任指出:夜里12点应该入睡时,你还在看手机,打乱生物节律,导致睡眠时间过度延迟,出现睡眠障碍。电子产品的光线会直接刺激视神经,从而影响睡眠中枢,造成入睡困难。此外,这种光线还会抑制褪黑素的释放,从而导致睡眠障碍。有的人本身就有睡眠障碍,如果再熬夜使用电子产品,会使睡眠障碍进一步恶化。有学者认为:在该睡觉的时候看手机,不睡觉,这种情况不叫失眠,属于睡眠剥夺!

我看到一条报道说,睡眠,并非简单的闭眼休息,而是有着复杂的生理机制和周期变化。睡眠是大脑的排毒时间。科学家发现,人在进入深度睡眠时,脑细胞间隙会扩大60%,脑脊液如潮汐般冲刷大脑,带走β-淀粉样蛋白等代谢废物,这些物质若长期堆积,可能增加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重视睡眠质量,可以增强机体产生抗体的能力,能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对身体的成长发育以及健康是有一定好处的。

我在与周边老年人交往中感受到,晚上睡不好,比什么都难受。他们希望夜夜都能安然入睡,但往往事与愿违,就是入睡难;或者是睡着了,一会儿就惊醒了,或者上一次卫生间后,再也睡不回去,心里烦躁;越烦躁,越睡不着,恶性循环。于是,只能求助类似“安定”的安眠药。服用这些药品,可能治标,但不治本。

失眠,看似不疼不痒,也够煎熬人。无怪乎会有“世界睡眠日”。

睡眠是健康生活的“刚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