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简谈“道士”

(2025-01-14 06:08:56)


 

日前,谈论过“和尚”,今天,就谈谈“道士”。什么是“道士”?最简单的回答,就是道教的神职人员。如果要进一步理解,那就得引用成书于南北朝时期的《太霄琅书经》下的定义:“人行大道﹐号为道士。身心顺理,唯道是从﹐从道为事﹐故称道士。”意思是说,按照大道行事的人,被称为道士。凡身心能顺应道理,行为能遵循道的指导,按照道的内容身体力行,奉道办事的人,都称为道士。道士的信仰和行为,不仅体现了对道的追求,也反映了他们对社会的贡献和影响。

道教发展史告诉我们,“道士”这个词的前身,是战国时期的“方士” 当时所谓的“方士”,即一些被认为知晓大道的人,他们通过五行、占卜、星相、数学、医学等方法,分析、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到了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土生土长的道教,逐渐形成和确立。东汉末年,张道陵创立的正一教完成了道教的大规模融合,后世很多道教学派,将张道陵视为道教的祖师。这一时期,“方士”接受道家思想,归属于道教门下,统称为“道士”。南北朝时期,“道士”的称谓被逐渐固定,成为道教神职人员的专用称呼。

道士分男性道士和女性道士。男性道士称为“乾道”,也称羽士、真人、神仙、道人、羽流、羽衣、紫阳、方士、黄冠、先生、希夷等,尊称为道长;女性称为“坤道”,也称女冠。

道教主要分为两大派别:正一派和全真派。这两大派别在修行方式、教义以及组织结构上都有显著不同。先讲讲正一派。正一派,是道教的主要派别之一,属于“入世”派,由张道陵创立,以《道德经》为主要经典。正一派的修行方式:道士一般选择居家修行,他们可以娶妻成家、吃荤、饮酒,这与全真派有明显的区别。正一派道士主要以符箓斋醮(音jiao四声)、祈福禳灾、降邪驱鬼、超度追荐为主要宗教活动。正一派的教义:强调正以治邪,一以统万真一不二,认为道是唯一的、绝对的,没有二元对立。 组织结构:正一派在历史上与上层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许多朝代的皇帝都尊崇正一派,并封赐天师称号。天师职位通常采用世袭制,由张氏家族内部传承。道教的另一派全真派,由王重阳于北宋末年创立,主张儒、释、道三教合一,强调内丹修炼,追求真我,属于“出世”派,如同“和尚”“出家”一样。全真派的修行方式:要求出家住观修行,不娶妻、不吃荤、不饮酒。他们重视内丹修炼,即通过修炼心性来达到与道合一的境界;全真派的教义:强调心性修炼和三教合一,即儒、佛、道三教在本质上是相通的,都是引导人们修得正果的途径。其修炼主旨是清静无为,去情去欲,修心炼性,养气炼丹;全真派的组织结构:全真派采用丛林制度,类似于佛教的寺院制度。全真道士初入道观时称为道童,经过一段时间的苦行和功行培养后,方可成为正式道士。

近代中国学者认为:道家与道教是两个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道家一词,最早见于西汉司马谈的《论六家要旨》,是指先秦诸子百家中以老庄思想为代表的学派,或者指战国秦汉之际盛行的黄老之学。他们在思想理论上都以为最高范畴,主张尊道贵德,效法自然,以清净无为法则,治国修身和处理鬼神信仰,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因此被称作道家。至于道教,则是一种宗教实体。顾名思义,道教的意思即的教化或说教,或者说就是信奉,通过精神形体的修炼而成仙得道的宗教。作为一种宗教实体,道教不仅有其独特的经典教义、神仙信仰和仪式活动,而且还有其宗教传承、教团组织、科戒制度、宗教活动场所。这样的宗教社团,与早期道家学派显然不同。但是道家是道教的上游,道家、道教的根本信仰都是,也都尊奉老子,把老子尊为道教始祖并被称为太上老君老子的哲学思想对道教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著作《道德经》被视为道教的经典之一

    正一派供奉的主要神像包括张天师张道陵太上老君 张天师是正一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张天师张天师祖,他以降妖除魔、符箓雌雄剑闻名。太上老君则是道教最高的神祇之一,被尊为教祖,象征着道的化身正一派的主要经典包括《道德经》(即《老子》)、《正一经》《太平洞经》 《道德经》是老子所著的经典,阐述了道的自然无为的思想;《正一经》是张天师所著,详细记录了正一派的修行方法和仪轨;《太平洞经》则讲述了道的奥秘和修行的方法全真教派的经典包括《道德经》、《清静经》、《孝经》、《心经》以及《全真立教十五论》等。供奉的神祇,有三清(元始天尊、太上老君、灵宝天尊)、玉皇大帝、王母娘娘等。其重要人物有王重阳及其弟子丘处机、马钰、谭处端等,他们在金元时代推动了全真教的兴盛


简谈“道士”

 

简谈“道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