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挥家长寿(兼谈一生攥着指挥棒的郑小瑛)

我国的医学家、营养保健专家对长寿职业进行调查分析后发现,10种长寿职业中,养蜂者名列榜首,排名如下:1.养蜂者,2.现代农民,3.指挥家,4.书画家,5.演艺人员,6.医务人员,7.体育工作者,8.园艺操作人员,9.考古学者,10.和尚。现在暂不谈“养蜂者”、“现代农民”的长寿问题,准备谈谈“指挥家”为什么能长寿的事项。
所谓“指挥家”,是指通过手势(或指挥棒)和身体语言与乐队或合唱团沟
通,传达音乐的情感和结构,使音乐作品得以生动地呈现给观众的人;指挥家是音乐表演中的核心人物,负责引导乐团的演奏。指挥家为什么普遍长寿呢?据研究,因为他们所从事的工作正好是一些他们感兴趣的事情。他们在工作的时候,一直在运动着他们的手,所以自然就起到了活动毛细血管的作用,对健康有很大帮助;并且在表演中得到观众的喜爱,通过和他们的感情交流,能够充分地感受到自己存在的重要性,认识到了自身的价值,因而心里就会很幸福、很满足,有助于延缓衰老,益寿延年。据美国学者对音乐指挥家的年龄统计发现,已故35位男子乐队指挥家,他们的平均年龄是74岁,高出美国现代男子平均寿命5年。在我国,享誉国内外的已故中央交响乐团指挥家李德伦(1917-2001)和严良堃(1923-2017
),都分别活到了84岁和94岁。出生于中国沈阳、2005年10月曾带领“小泽征尔音乐塾”进行中国巡廻演出的
郑小瑛,1929年9月27日出生于福建永定县龙寨村,客家人,是中国第一位女指挥家。她的音乐生涯长达半个多世纪,曾担任过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主任、中央歌剧院首席指挥等职务,培养了许多优秀的音乐人才。如彭家鹏、俞峰和吕嘉等,据介绍:彭家鹏,作为郑小瑛的学生,在指挥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他现任中国歌剧舞剧院交响乐团团长、首席指挥,同时也是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国家一级指挥。俞峰,同样是郑小瑛的学生,在音乐界也享有盛誉。他现任中央音乐学院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是一位集教学、指挥与创作于一身的音乐家。吕 嘉,也是郑小瑛的学生,他现任国家大剧院音乐艺术总监、管弦乐团音乐总监。他带领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在国内外演出,屡获佳绩,赢得了广泛赞誉。这些学生在郑小瑛的悉心指导下,不仅在音乐技巧上有了长足的进步,更在音乐理念、艺术修养等方面受到了深远的影响。他们各自在指挥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为中国乃至世界音乐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郑小瑛第一次重要的登台指挥演出是在1962年10月2日(时年33岁),地点是苏联国立莫斯科音乐剧院。她指挥了一场难度很大的意大利歌剧《托斯卡》,成为登上国际歌剧指挥台的第一位中国指挥,距今已经60多年了。2010年退休后,回到福建厦门组建厦门爱乐乐团,并出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