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老.断崖式衰老

生理学家认为,衰老可分为两大类:生理性衰老和病理性衰老。生理性衰老指成熟期后出现的生理性退化过程;病理性衰老是由于各种外来因素(包括各种疾病)所导致的老年性变化。两者实际很难区分。总之,衰老是许多病理、生理和心理过程的综合作用的必然结果,是个体生长发育最后阶段的生物学心理学过程。
人老了,在体形和外形上会出现变化,如头发变白,皮肤弹性降低,出现皱纹,出现老年斑,牙齿松动脱落,耳聋,眼花,驼背,身高逐渐缩短等;在生理功能上,心肺、肠胃、肝肾、神经以及肌肉、骨骼等的功能,相继会减退;主要感觉器官,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感觉(包括触觉、温觉、痛觉),也都会出现功能减退。此外,老年人心理运动反应也相应迟缓。
人为什么会衰老?这个问题,自19世纪末应用实验方法研究衰老以来,先后提出的学说不下20余种,很多学说并没有得到实验研究的支持。目前的研究认为,衰老是由干细胞衰退、DNA退化、饮食、精神因素、衰老基因活跃等综合因素的结果,但仍未形成统一的衰老理论。
人的衰老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有学者认为,在人的一生中,由于内在或外在的原因,会使衰老过程提早发生。这就是早衰。早衰是病理老化,它将影响人的寿命。人到老年期虽然容易发生病理性老化,但并非每个人都必定要发生。生理性老化是不可避免的自然规律,而病理性老化则是可以防止和推迟。
研究者认为,衰老并不是匀速发生的,我们每个人都会存在三个衰老的转折点,在短时间内出现迅速老化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断崖式衰老。”
2019年,国际顶级杂志《自然·医学》刊发了一篇研究论文,指明“衰老并不是匀速发生的,可能存在突然的‘量变到质变’的生理转折点”。从论文来看,研究人员分析了4263名18-95岁人群的血浆样本,通过对他们血液中蛋白质含量变化进行研究,发现有1379种蛋白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发生变化。其中,衰老相关蛋白的数量并不是随年龄的增加平稳地改变,而是呈波动变化,并在34岁、60岁和78岁年龄段出现极峰。也就是说,在这三个年龄段,会出现非常明显的“衰老现象”。比如34岁后,很多人开始明显发胖、腰围增粗、血脂增高,体检的各项指标也开始出现异常,各种疾病风险增加。60岁后,身体全面进入衰老阶段,具体表现在各种行为上,如记忆力减退、行动迟缓、不能剧烈运动等等。进入78岁后,阿尔兹海默症、心脑血管病等各种老年疾病更容易找上门。数据显示,我国超过1.8亿老年人患有慢性病,患有一种及以上慢性病的比例高达75%。
中医对男性“断崖式衰老”,有着不同见解。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男科主任、主任医师王彬2023年在接受“央广网”采访时介绍说,男性在两个时间节点容易出现“断崖式衰老” :一是25岁,青春活力锐减,疲态渐显;二是40岁,男性雄激素水平在40岁后明显下降,会导致多种心理和生理变化,如皮肤松弛、脂肪增加、精力体力下降、进取心减退等,这些变化会影响男性的自信和心理状态。
有学者特别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