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五台印象(三)

殿前的一对麒麟(见附图)。在我印象里面,一些寺庙大都在山门两侧摆放一对石雕狮子,雄狮居左,雌狮在右。小雁塔园区的北门、西门、南门(即原来的山门)都有狮子。西五台却在大雄宝殿前的两侧摆放一对麒麟,让我耳目一新,留下深刻印象。
为什么佛教寺庙有的摆放狮子,有的摆放麒麟?我从一些报道中获悉:狮子在佛教中象征无畏、威猛和佛发的至高无上。狮子作为百兽之王,具有威猛无畏的特性,与佛陀的无畏和勇敢相呼应,被视为镇压辟邪的神兽,震慑邪魔,护卫佛法。麒麟,在传统文化中被视为吉祥如意、富贵繁荣的象征。传说中麒麟出现的地方,会有祥云聚集,预示着该地区会有大贤大能的人出现。在寺庙中,麒麟不仅象征吉祥如意,还寓意寺庙佛法造诣深厚,贤能高僧众多,能够涅槃成佛,证得果位。位于西五台大雄宝殿前的一对麒麟,涂满金粉,坐西向东,在初升阳光照耀下,金光闪闪,显得格外威严!(见附图)
在中国汉族传统文化中,龙和麒麟,都是传说中的灵兽,但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龙和风,分别为帝王和后妃的象征,而民间则把麒麟作为自己的的瑞兽。与龙相比,麒麟地位,屈居其次。皇帝穿龙袍,朝里官员只能穿用麒麟装饰的朝服。。
麒麟有雌雄之分,雄性为麒,雌性为麟(如今似乎不再分雌雄,也难区分哪是雌,哪是雄)。古书上说,麒麟“不履(践踏)生虫,不折(弄断)生草”,所以称它为仁兽。麒麟的外形是集多种动物优点于一身的美兽:它有狮的头、鹿的角,还有虎背、熊腰、龙鳞、马蹄(也有五趾之说)、牛尾;麒麟寿命长,可达2000年;能吐火,声音如雷。它被认为是有毛动物之长。有关麒麟的故事不多,但在百姓生活中,无处不体现它的珍贵与灵异。比如:麒麟能镇宅招财、能赐福升官、能招子送子……有材料报道,汉武帝在未央宫建有麒麟阁,图绘功臣图像,以表嘉奖,并向天下昭示其爱才之心。在当下,有些银行门前,听说都有石麒麟,旨在保佑日进斗金,财源滚滚;也有人用“麒麟”作为自己的字号。梁山好汉卢俊义,绰号河北玉麒麟;京剧表演艺术家周信芳号麒麟童;三国人物姜维,号麒麟儿;也有用“麒麟”命名的城镇。如云南曲靖有麒麟城,南京江宁区有麒麟街,江苏南通海门市有麒麟镇。
传说中的麒麟,生于山东菏泽市管辖的巨野县,历代文人都把巨野视为麒麟的故乡。巨野人民因而对麒麟情有独钟,民俗遗迹,比比皆是,书法绘画,雕塑碑刻,不胜枚举。2007年,巨野被国家命名为“中国麒麟之乡”。据报道,离巨野不远的嘉祥武氏祠内,有一座石雕麒麟,巧夺天工,栩栩如生。原文化部副部长潘震宙题词写道:“古有麒麟卧龙藏,石生汉化蕴灵光。武氏祠内镌史记,曾子故里乃儒乡。石破天惊在嘉祥,巧夺天工美名扬。”坊间传说:石雕麒麟不开光,是石雕工艺品;石雕麒麟开了光,就成为具有灵气的瑞兽了。
麒麟传说延续几千年,并形成了麒麟文化,有人认为与孔母梦见麒麟而生孔子的传说有关,由此还衍生了“麒麟送子 ”的美好传说。儒家学派的仁爱说,也影响了后世对麒麟的认识。麒麟作为吉祥物,仍然走进千家万户,期盼从精神、心灵方面得到某些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