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雁塔晨钟,十元敲三次

(2024-10-29 05:55:45)


 

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长安(即今西安)城内的开化坊,有一座建于唐睿宗文明元年(公元684年)的荐福寺,是唐高宗逝世后一百天,唐睿宗李旦为其父王(唐高宗李治)献福而兴建的佛教寺院,名叫献福寺。武则天天授元年{690},改名为荐福寺。唐朝末年,遭战乱被破坏,荐福寺便由开化坊迁入安仁坊小雁塔所在的塔院里,历经宋元明清,一直到现在。1997年,经过翻修后,寺院焕然一新。但因小雁塔园区北门,只挂有“小雁塔”三个字的扁牌,让许多人只知道是小雁塔所在地,而不知道里面还包含有一座荐福寺。


作为佛教寺院,小雁塔园区有“大雄宝殿”;在“大雄宝殿”前方,也建有钟楼和鼓楼,都悬挂有大鼓和巨钟,清晨敲钟,薄暮击鼓,用以报时。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晨钟暮鼓”。小雁塔内的钟,系金代明昌三年(1192)所铸,重约8000公斤,钟上刻有“皇帝万岁,臣佐千秋,国泰民安,法轮常转”16字。该钟的钟声悠扬清亮,能响彻西安上空。清人朱集义写过一首描写雁塔钟声的七绝:“噌吰(音chenghong )初破晓来霜,落月迟迟满大荒。枕上一声残梦醒,千秋胜迹总苍茫。”从此,在小雁塔塔院里的这口钟,就被称为“雁塔晨钟”,扬名于世;清朝康熙以后,进而成为陕西“关中八景”之一。

据介绍,民国期间,原有铁钟,被驻军毁裂,让雁塔晨钟,绝响多年。1997年,西安市为恢复“关中八景”之一的“雁塔晨钟”,按原钟外形、尺寸、图案、风格,重新设计、复制了新钟。现在悬挂在小雁塔“钟楼”旁边的钟架上的新钟,高355公分,重9000公斤。如今的荐福寺,没有佛像,没由僧人,没有香火,因而也就早晨不敲钟,傍晚不击鼓了。但当年修建的“钟楼”还在。“钟楼”上由陕西书法家赵步唐于2008年题写的“雁塔晨钟”四个大字,赫然在目。现在的“钟楼”,只是历史见证而已,没有更多现实意义;倒是在新铸大钟旁边竖立的一块由陕西书法家殷天题写的“雁塔晨钟”来得醒目(见附图)。这口新钟,除了每年元旦凌晨正儿八经地为民祈福,敲响108响外,平时只有在园区开放时间供游人敲击,祈福消灾。敲钟要收费,明码标价:2016年我陪朋友参观小雁塔时,敲击5次收费3元;后来涨价了,改为敲击3次收费5元;现在,敲击3次,收费10元。日前(1025日下午),我陪同从福建来看望我的侄子参观小雁塔园区“雁塔晨钟”时,敲击3次,收费10元。你想敲钟,要先交费,然后才能敲钟,现交现敲,没有收据,没有发票。收费有点高,涨速有点快,不到10年时间,由3元敲击5次,涨到10元敲击3次。这是哪个部门定的价?涨价的根据是什么?我们不得而知。这种“创收”,这种“生财之道”,似乎不太合理。

为什么有人愿意花钱敲钟呢?据民间传说,如果有人思念远方亲友,只要把亲友的名字、地址、想要说的话,写在红纸上,写好后贴在大钟旁边的木板上,然后敲钟,就会把你的思念、问候、祝福、期盼,随着钟声,传到你的亲友那里。所以雁塔这口一千多年前钟,被人们戏称为“雁塔神钟”,而不再是用于报时的“雁塔晨钟”了!


雁塔晨钟,十元敲三次

 雁塔晨钟,十元敲三次


雁塔晨钟,十元敲三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