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孔子,春秋时的长寿老人!

(2024-08-25 05:28:02)


 

孔子(公元前551928公元前479411日),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音zou 一声)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他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世尊称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除此之外孔子还被认为是一位卓有成就的养生家,留下了不少养生学说,并让自己也活到了73岁,成了当时少有的长寿老人。

孔子是一个身体魁伟的“巨人。”《史记》说:“孔子长九尺有六寸(相当于1.91米),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年轻时力大无穷。《吕氏春秋》、《淮南子》都说孔子能举起重达数百斤的城门栓。从事教育工作后,积极提倡并亲身参加各种身体活动。从一些古籍里发现,孔子会钓鱼、射猎、驾车,喜欢登山、郊游,非常赞赏曾点提出的在暮春时节“浴于沂,风乎舞雩”。最让我们从事体育史教学的同行赞叹的,孔子还有一套在饮食起居方面的养生之道。

刘向《说苑》有一段这样的记载;“鲁哀公问于孔子:‘有智者寿乎?’(是不是有才智的人比较长寿?) 孔子曰:‘然。人有三命而非命也者,人自取之(一个人的寿命长不是天注定的,是由自身的行为来决定的)。夫寝处不时,饮食不节,佚劳过度者,疾共杀之。’”孔子在给鲁哀公的回答中,从反面给人们总结了三条长寿经验:一,要寝处有时(按时作息);二,要饮食有节;三,要劳逸结合。在《论语.乡党》里,孔子还谈到了许多饮食卫生。例如:“食饐(音yi四声,食物腐败)而餲(ai四声,食物变味)、鱼馁(音nei三声,腐烂)肉败(鱼肉腐烂),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烹调不当),不食;不时(不到该吃饭的时候),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吃得不过量)”;“唯酒无量,不及乱”(不要喝醉);“食不语”、“席不正,不坐”、“寝不言”、“寝不尸(不要直躺着睡)。”这些好的生活习惯,孔子自己是这样做的,也要求学生这样做。有一个叫宰予的学生,喜欢白天睡觉,不按时作息,屡教不改,被孔子喻之为“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音wu 一声,粉刷)也。”

孔子出身贫穷,一生道路坎坷,但还能活到古稀之年,是与他重视卫生保健和参加户外侯东分不开的。他提倡并身体力行的生活习惯,直到今天,还对我们有着借鉴作用。

孔子重视养生,也与他的“天命观有关。孔子崇信“天命”。在《论语》里 ,就有“五十而知天命”,“不知天命,无以为君子也”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但据一些学者研究,孔子所谈的“天” ,是当做自然观来对待的,不是殷周时期的那种人格神的天;孔子所谈的“命”,是事物发展的必然结果。所以孔子在《论语. 阳货》中对子贡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万物生焉,天何言哉?”意思是说,天有什么话可说呢?春夏秋冬四季运转不息,各种各样的事物,也都随之而生长繁殖。天有什么话可说呢?由于孔子怀疑鬼神,对人格神的“天命”持否定态度,所以,比起他的前人来说,孔子能比较正确地对待人的寿夭、福祸,重视主观努力,去防治疾病,去争取延年益寿。

孔子,春秋时的长寿老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