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难逢百岁人?

我国明朝时期一本儿童启蒙读物《增广贤文》(又名《昔时贤文》、《古今贤文》)里有一句大家都熟悉的话:“山中常有千年树,世上难逢百岁人。”这是对古代人民生存情况的真实写照。在明清以前,不要说百岁老人难得一见,就是六七十岁的人也很难见到。杜甫写的 “人生七十古来稀”的诗句,就说明了这一点。历史学家曾经对我国一些朝代的平均年龄做过粗略统计:夏代约18岁,秦汉约20岁,唐代约 27岁,宋代约30岁,清代 约33岁;辛亥革命以后,民国时期约35岁;新中国成立后,1957年为57岁,1981年为 68岁,2005年为 71.8岁,2017年为76.7岁,2021年为78.2岁。新中国成立前和成立后人的平均寿命相差太悬殊了。在当下,我国人口的状况是:“人活九十不稀奇,七十还是小弟弟。”百岁老人也多了。根据最新的数据,我国的百岁老人数量已经达到了11.9万,不再是“世上难逢百岁人”了!11.9万这个数字,不仅反映了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也体现了中国在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促进健康老龄化方面所取得的成效。2021年,联合国发布《世界人口展望(2022)》报告,当年全球共有百岁老人数量约59万人,中国的百岁老人数量为11.9万(不含港澳台地区),其中男性
前一篇:莫雷拉之死
后一篇:孔子,春秋时的长寿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