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中国体育史学分会

前天(7月22日)上午,中国体育史学分会委托我们学校的马君,专程送来了体育史学分会在北京纪念中国体育史学分会成立四十周年集会时,向曾经为中国体育史学的发展做过突出贡献的会员颁发的纪念品共2件(见附图)。这是继2019年7月18日,中国体育史学分会给我颁发的、鉴于我“为中国体育史学发展所做出的贡献”的“荣誉证书”(见附图),以及今年3月21日发文邀请我参加“我与体育史”的学术采访活动(见附图),指派青年学者对我进行采访,作为中国体育史学发展《口述史》的一个部分之后给予我的荣誉。
中国体育史学分会是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下属的一个二级分会,1984年7月8日成立于四川乐山市。成立中国体育史学分会的目的,是为了普及体育史学知识,传播体育史学研究成果,促进国内和国标进行学术交流,繁荣我国体育史学的研究。学会成立的当年10月,就在南京召开了第一届学术报告会。我申报的论文《唐代马球探微》,在会上进行了交流,并被评为优秀论文。1985年,又举行第二届体育史学术报告会;以后每年举办一届,形成制度,让刚刚恢复的体育史学研究工作,得以蓬勃发展。我也就是在体育史学分会“年会”的带动下,走进体育史学的研究行列。
我没有学过体育专业,也不是大学历史系的毕业生,我跻身体育史行列,纯属偶然机会。我半路“出家”,从事体育史学的教学和研究,等于换了一个专业。万事开头难,且年岁又已过半百。幸好我遇到了很好的启蒙老师--成都体院体育史研究所,后来又遇到了很好的带路人--中国体育史学分会。俗话说:“若要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体育史学分会就是带领我在体育史学研究道路上径直往前跑的“火车头”。我在体育史学分会这个“火车头”带动下,砥砺前行,努力奋进。1993年我退休以前,我参加过学会举办的8次“年会”(有一年没有举办),每次“年会”,都申报论文,都被入选;在学会鼓励下,我的论文《略论当代中国的围棋热》,被入选参加“1990年北京亚运会科学大会”。八十年代中期,我被学会指派参加了由国家体委文史委员会组织编写的《中国古代体育史》的编写工作。退休前,我先后给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主办的《体育科学》杂志、中国体育史学分会主办的《体育文史》投稿(有时也被约稿)。退休后,还继续参加过一些陕西省的有关体育史的学术活动。四十年来,我始终秉承体育史学会的建会宗旨:普及体育史学知识,传播体育史学研究成果……作为体育史学会的一个成员,我只做了一些应该做的工作,却得到了学会的加倍褒奖。
中国体育史学分会成立四十年来,为新中国体育史学的发展做了很多工作。我在前进路上,一直得到了体育史学分会的帮助,给我指点迷津,带领我不断前行。我感恩中国体育史学分会!就如一首由阿杰填词、阿强谱曲的《感恩有你》所唱的那样:积极奉献,爱如甘泉,感恩有你,一路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