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该不该忘记年龄?

(2024-07-18 05:54:18)


 

2008年前后,姜昆和他的相声哥们儿总结出一套一二三四五养生法。即 一个“中心”,两个“一点”,三个“忘记”,四个“老”,五个“字”。 “三个忘记”,包括“忘记年龄,忘记疾病,忘记恩怨”。为什么要把“忘记年龄”列为养生内容?我推测,可能这是因为中国老人太在乎年龄了。这与我国自古以来尊老、敬老的传统有关;与我国历朝历代人均寿命偏低有关(夏、商时期,平均寿命大约为18,周、秦时期为20汉代为22岁,宋代进一步增加到30民国时期约为35岁。)在“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年代,一个人若能活到六十岁,活过一个“甲子”,过生日就不叫过生日了,而被称作“过寿”;到了七十,那就更稀罕;“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餐”,往往就成了老年人的行动准则。我国现行的离退休制度,是党和国家对老年人的一种关怀和照顾。离退休后,给老年人发放养老金,还给七十岁以上的老年人发放老年津贴,处处体现了全社会对老年人的关照。现行的对离退休老人的关怀,传统的对老年人的敬重,往往会影响老年人心态,过于看重自己年龄,以至于什么都不敢做,什么也不想做,宅在家里,颐养天年。有鉴于此,我们国家及时提出了“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等老年工作政策,旨在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养生家们也提出“忘记年龄”的养生主张,让老年人不受年龄影响,放下包袱,继续融入社会。党的老龄工作政策,养生家的养生主张,都在告诉每个老年人:人虽老了,流逝的只是青春,带不走的是一颗年轻的心;年龄只是生命的刻度,不要那么过于计较。心若年轻,岁月不老,拥有童心,永远年轻!

因为忘了年龄,让我们曾在手术台上看到过96 岁高龄的吴孟超老人的身影;因为忘了年龄,让我们曾在三亚杂交水稻研究基地看到过91岁高龄的袁隆平老人的足迹;因为忘了年龄,让我们还能读到周有光老人109岁时出版的《从世界看中国》的新著;因为忘记了年龄,让我们在运动场、在旅游景区看到数以万计的老人在健身、在观光……

但也让我看到,因为忘记年龄发生意外事故的事件。例如,我们学校一位田径界前辈,在一次观看年轻教师讲授撑杆跳高“过杆”动作时,觉得讲得不确切,便拿来撑杆给学生做示范,结果,自己被摔伤(股骨骨折)。事后,老师们都说他忘记了自己年龄(将近50岁),还想着年轻时那样轻松过杆。我在晨练时,常常会在年龄方面出现纠结。例如,在力量练习时,我有双手在地上做俯卧撑的冲动,也做过了多次,并拍下了视频。事后,亲友们赞赏的有,但更多的是担心,进而劝止我别再做了;例如,我喜欢去学校游泳馆游泳,也会遭到家人反对,因为已年过九十的人了,怕出事。我想跟团旅游,旅游团不接受;想乘飞机,一看年龄,要你提供体检证明……在不少地方,你想“忘记年龄”,办不到,不可能!

生活告诉我,有的时候,有的地方,要忘记年龄,不要背年龄包袱;有的时候,有的地方,你得记住年龄,不能随心所欲、为所欲为。人老了,还要为年龄操心,每做一件事情时,还得随时问问自己“该不该忘记年龄”?

该不该忘记年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