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见证学校发展的二球悬铃木

(2024-05-12 06:23:56)


 

今年(2024921日,是我们西安体育学院建校70周年纪念日。昨天下午,我因事路过“凤梧路”(八字楼到旧教学楼),只见路两侧的二球悬铃木,枝繁叶茂,把太阳光遮挡得严严实实,树荫蔽天,一点也不感到热,不由得让人想起“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的谚语。

凤梧路两侧栽种的二球悬铃木,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法国梧桐,是什么时候栽种的?答案是1965年“三八”妇女节那一天栽种的,距今60年了。为什么要栽种二球悬铃木?这得简单讲讲二球悬铃木的一些特点。

据植物学家说,二球悬铃木是17世纪时的英国用一球悬铃木和三球悬铃木培育成的树种。二球悬铃木在欧洲广泛栽培后,由法国人带到上海,栽在霞飞路,因其叶子与中国的梧桐叶子相似,就被人们叫作法国梧桐。随后,在中国广阔土地上,南自两广及东南沿海,西南至四川、云南,北至辽宁,均有栽培。二球悬铃木叶大荫浓,干皮光滑,适应性强,成为世界有名的行道树和庭园树,被誉为行道树之王。为了绿化校园,上世纪六十年代,二球悬铃木(法桐)也被引入咱们体院。

60年前的体院,与现在相比,显得很简陋。1965年时的体院,虽然已经建校10年,但因两次搬迁(由省体育场附近搬迁到黄雁村新址),校园里只有一座教学楼、一座办公楼,一座学生宿舍楼(八字楼)和一座篮排球房、体操房、食堂和一个露天游泳池。其他教学设施和生活用房,都没有钱盖,学校买下的地,仍然由附近生产队耕种,出现了学校建筑与生产地菜地并存的现象,哪像一所高等体育学府?就是在经费如此拮据情况下,当时担任学校党委书记的谢冰同志(1961.12-1965.11在职),仍然想方设法买树种,搞绿化。绿化重点是宿舍楼到教学楼,以及行政办公楼周围。1965年“三八”妇女节,行政部门的男、女职工,在谢冰同志带领下,一起来到现在叫“凤梧路”的两侧,栽种新买来的二球悬铃木(法国梧桐)。那个时候,我还没有到教学部门,也参加了植树活动。从1965年到现在,一晃就是60年了,当年带队植树的谢冰同志,以及我在图书馆时一起参加植树的同事(赵、孙、师、洪、田等)都已作古了,唯独二球悬铃木,按照它的自身规律,茁壮成长(见附图)。我站在树荫下,面对棵棵二球悬铃木,难免“睹物思情”,回想起当年的人和事。

“睹物思情”,是人之常情。我读过一些古人写的“睹物思情”的诗篇。例如:宋代陆游十二月二日夜梦游沈氏园亭》中,就有“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的惆帐;再如:欧阳修在《生查子·元夕》中,就写出了“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的感慨。我见到眼前的二球悬铃木,首先想到的是谢冰同志。他1960年调来体院担任党委书记。他来体院后,干了两件大事,让我记住了他。第一件事,顺利完成了体育学院从省体育场附近搬迁到黄雁村新址的后期工作;第二件事,积极推广“郭兴福教学法”。 郭兴福部在训练中,把练思想、练作风,与练战术、练技术有机结合起来,从实战需要出发,从难从严训练,因人施教,精讲多练,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在谢冰同志的领导下,1964-1965两年间,学校认真贯彻和实施了“郭兴福教学法”,使得学校的教风、学风,有着极大改观,学校教育,出现崭新面貌,至今仍然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60年过去了。当年栽种二球悬铃木时的两侧,只有一座简易的体操房,其它都是生产队的菜地。如今,二球悬铃木西侧是网球馆和女生公寓;东侧是第二体操馆和学生食堂。变化之大,真不可同日而语。二球悬铃木不会说话,但却默默地见证了体育学院的成长与发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