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鄠邑校区归来

我们学校(西安体院)现有二个校区,即含光校区和鄠邑校区。含光校区在含光路中段65号,初建于1958年。几十年来,虽经多次扩建,教学和生活设施还不足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教学需要。因此,从2021年第14届全运会全运会结束后,便启用鄠邑校区。鄠邑校区在西安市鄠邑新区东城南路两侧,北起吕公路,西起规划路,东至潭峪河。据介绍,鄠邑校区占地1012亩,总建筑面积约49万平方米,比含光校区占地面积大。昨天(5月11日)下午,我们一行约30余人,在学校离退休工作处组织下,乘坐大巴专程参观了鄠邑校区。
鄠邑校区的所有的场馆、房舍,都是2021年9月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的“遗产”。现在的鄠邑校区,曾经是14届全运会小球(手球、橄榄球、棒球、垒球、曲棍球)赛区,建有 “一馆四场”。即一座手球馆和曲棍球、棒球、垒球、橄榄球四个比赛场地(含附属看台),以及配套的配电中心、污水处理、道路、景观绿化、信息化网络、运动员公寓、食堂等。上述这些建筑,在筹建时,就考虑到比赛结束后,“一馆四场”能迅速转化为学校教学训练场馆及单项赛事集训基地;为运动员建设的餐厅和公寓,运动会结束后,能作为学生食堂、宿舍使用。因为有了这样的设计思路,所以,14届全运会结束后,鄠邑赛区,就立即成了学校的鄠邑校区。我们学校把14届全运会时的这些建筑设施,姑且称之为体院鄠邑校区的第一期工程。目前,体院大一、大二各专业学生2800余人,就在鄠邑校区学习。昨天我们参观的地方,就是第一期工程的 “一馆四场”和学生公寓、餐厅。
我们来到鄠邑新区后,得到了管委会的热情接待,管委会的党副主任简单扼要地向我们介绍了校区的总体布局。校区以公路为界,分东西两区:东校区有手球馆和4块曲棍球场;西校区有棒球、垒球、橄榄球场地、学生公寓、食堂,以及在建的第二期工程。据工地负责同志介绍,第二期工程包括教学综合楼、地下车库(含商场)、露天场地(含游泳馆、体操馆、武术馆)和学生、教师公寓,总建筑面积为12万5千平方米,2024年10月竣工。据了解,第二期工程交工后,学校本科大三、大四,将开始从含光校区,整体搬入鄠邑校区。届时学生总数将有8000余人;含光校区为研究生院(现有在读学生1300余人)。
我们一行,在听完党副主任的介绍后,便进入实地参观环节。党副主任及办公室干部等,陪同我们参观,并进行讲解。我们看到了原来的手球馆,根据教学需要,正馆(即比赛馆)被改造为篮球馆,副馆(赛前练习馆)被改为排球和羽毛球教学场地;其它场地,分别用于足球、网球、田径等课程的教学和训练。第二期工程完工后,教学设施和生活设施将得到极大改善。
据介绍,在建的综合楼,包括了行政办公楼、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总建筑面积为4.8万平方米,概算投资4.2亿元,是涵盖大学主要基本功能的标志性建筑,包括能够容纳图书100万册的现代化图书馆、100多间各类智能化教室、60余间现代化实验室以及教学配套的各类设施、学术报告厅以及教师工作室等各类功能的教辅用房。
昨天下午参观时间很短,只有1.5小时,形同走马看花。但留给我的印象,就是活动空间大,非常有利于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由含光校区搬迁到鄠邑校区的决策很正确。二期工程完成后,必将把西安体院的教学、训练、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