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樱花,可不必舍近求远

在西安,“清明”前后,正是樱花盛开时。樱花鲜艳、绚丽,被看作是美丽、纯洁的象征;樱花花期短暂,却给人以旺盛生命力,激发人们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这就是古今中外,人们都对樱花情有独钟的原因所在。每年从3月底开始,引种樱花时间最早、品种较多的西安青龙寺和西安交大校园,都会迎来无数看花人。
我是五十年代末从北京分配来西安工作的。在我印象里,八十年代以前,我没有听到过人们谈论看樱花的事;那个时候,绝大多数人还不知道樱花是个什么样。据介绍,西安最早栽种樱花的是西安交通大学。交通大学西迁到西安后(1955-1959),时任校长的彭康决心要把西安交大建成像上海交大一样美丽,便从上海移植来了包括樱花树在内的一些名贵花树。经过多年培育,到八十年代后期,交大的樱花树,才逐渐为人所知。
在西安,真正兴起看樱花热潮的是青龙寺。青龙寺始建于隋朝,已经1400多年,原来叫灵感寺,后来叫观音寺,公元711年改为青龙寺,是当今中国十大赏樱胜地之一(其他九个欣赏樱花胜地,分别在北京、上海、武汉、南京、杭州、江苏无锡、福建漳平、贵州安顺、大连旅顺等城市所在地的公园、景区)。青龙寺在明代时被毁,地面建筑荡然无存,在之后的几百年,这里成为民居。1973年,发掘青龙寺的塔基及殿堂2处,1982年修建惠果纪念堂、空海纪念碑和一些仿古建筑。1985年,日方在日本国搜集全国名品樱花树11个品种1千余棵,赠与青龙寺,在遗址景区进行栽植。这些樱花树每年的“清明”前后都会开花,姹紫嫣红,非常艳丽,引来许多周围百姓前来观赏。从九十年代开始,到西安交大、到青龙寺看樱花,成了西安人游春踏青的首选地。也就是从九十代以后开始,西安的各大公园也先后种植樱花树。据媒体报道,如今,在西安,可供游人观赏樱花的地方,最少有十几处,包括青龙寺、西安交大、高新二路、小雁塔、大明宫遗址公园、曲江池、大雁塔、环城公园、兴庆公园、幸福林带樱花园、西安植物园、大唐芙蓉园、莲湖公园、西安世博园、浐灞湿地公园、雁南公园、大兴善寺、雁长安樱花广场、香积寺、楼观台生态文化旅游景区。过去,当樱花盛开时节,我会去其中的一些景点看花。但从2021年左膝关节置换手术以后,并考虑到年事已高,我再不敢舍近求远、走出家门去远处赏花了,只在就近的小雁塔园区、我所在学校体育学院的校园,以及我小区对面的太古里广场,看看樱花。虽然品种单调,但每株樱花也开得艳丽似锦,让人赏心悦目(见附图)。
看樱花,不舍近求远,这让我想起了白居易写过的一首诗《酬韩侍郎、张博士雨后游曲江见寄》:小园新种红樱树,闲绕花枝便当游。何必更随鞍马队,冲泥蹋雨曲江头。标题说的韩侍郎就是韩愈,张博士就是张籍;“酬”是古代文人之间以诗作答的意思。据史书介绍,韩愈曾约请张籍、白居易到曲江赏花,张籍去了,白居易没去。韩愈不高兴,写了一首责问白居易为啥失约没去的诗。白居易便写了这首诗回答韩愈的责问。白居易说:我栽种的红樱树开花了,我就绕着它走走,权当游玩了。天气不好,何必冒着雨,踩着泥水游玩曲江呢?白居易的意思是,在家里赏樱挺好,何必舍近求远踏着泥水去曲江看花?白居易不去曲江,在自己家里赏樱,应该说是不错的选择;遭到韩愈责问,也是情理中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