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杜牧笔下的“杏花村”在哪儿?

(2024-04-03 03:58:05)


明天(44日,农历二月二十六日),是龙年清明节。每到这个节日,凡是读过唐诗的人,都会自然而然地背诵几句由杜牧写的《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诗,我在上小学的时候就学过了。诗写得很通俗,没有生僻字,也没有一个典故,似乎很好理解。但随着年龄增长,仔细推敲,还是有不懂的地方。比如:诗中提到的 “杏花村”,是哪儿的杏花村?

来到西安工作以后,我知道了山西汾阳有一个杏花村,而且也产酒。所以我一直把《清明》诗中的“杏花村”,理解为山西汾阳市下辖的杏花村。杏花村产的汾酒,属于中国名酒,有人也称之为“杏花村酒”。据介绍,汾酒有着4000年左右的悠久历史,1500年前的南北朝时期,汾酒作为宫廷御酒受到北齐武成帝的极力推崇,被载入二十四史,使汾酒一举成名,被誉为最国酒。杜牧是唐朝时候人,应该知道赫赫有名的杏花酒,把杏花村写入诗中,合情合理。因而,我就把杜牧诗中“牧童遥指杏花村”的“杏花村”,认为就是山西汾阳的杏花村。后来,在一些文章里看到,杜牧笔下的杏花村,不在山西汾阳,认为山西汾阳不可能有“清明时节雨纷纷”的天气。“杏花村”应该在江南。

许多研究者根据明、清时期编写的《江南通志》(1829年)、《池州府志》(1545年版和1778年版)、《贵池县志》(道光年间版、光绪年间版)、《杏花村志》(1685年)、《杏花村续志》(1915年)等文献记载,认定杜牧《清明》诗中的“杏花村”就是今天安徽省池州市(池州又名贵池)下属的杏花村。蒋韶编写的《杏花村记》写道:“自有杜牧《清明》诗后,村遂以杏花名,且筑亭于中,为游人止息地”;“杏花村者,乃唐杜司勋刺池州,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之句而用以名焉”。这段话的意思是,杏花村本来不叫杏花村,只是因为担任过池州刺史的杜牧写的《清明》诗中,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句子,所以就把村子取名为杏花村。杜牧(即杜司勋)曾经在844—846年间担任过池州刺史。池州产酒,尤以“黄公酒”最有名的。“黄公酒”由唐朝制酒大师黄广润所酿造。杜牧在池州担任刺史期间,曾外出春游,恰逢下雨,在牧童指引下,来到“黄公酒”产地的村子,品尝闻名遐迩的“黄公酒”。酒后,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清明》诗。诗中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句子,后人就把这个村子叫做杏花村。

根据蒋韶的《杏花村记》提供的情况,把这个村子取名为“杏花村”,是因为杜牧的《清明》诗提到了“杏花村”三个字。先有杜牧的“牧童遥指杏花村”的诗句,然后才有后来的“杏花村”出现。

据报道,改革开放后,山西汾阳酒厂和贵池酒厂曾就杏花村酒的商标问题,引起争执。2006913日,国家工商总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三十三条规定裁定:山西杏花村汾酒厂股份有限公司所提出的该公司商标杏花村与贵池杏花村商标杏花村及图二者内容一致,并损害其合法权益的理由不成立,第1960307杏花村及图商标予以核准注册。山西汾阳酒厂状告安徽贵池酒厂商标侵权的官司没有打赢,贵池酒厂的“杏花村”商标没有侵权,准予注册。后来,这两地酒厂又在旅游服务的商标上发生争执。201010月,最后被旅游部门裁定:“杏花村旅游服务类商标”归安徽池州安徽省杏花村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与山西杏花村汾酒厂股份有限公司9杏花村旅游服务的商标权之争,终于尘埃落定。

“杏花村”在哪儿?在安徽池州(贵池),不在山西汾阳;先有杜牧的诗句,然后才有杏花村的诞生。杜牧《清明》中的一句诗、一个词,让池州(贵池)名扬天下。这也算“名人效应”吧。

杜牧笔下的“杏花村”在哪儿?

“杏花村”在哪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